TiO2纳米管/纳米棒分级结构在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QDSCs)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机化合物量子点(QDs)由于具有消光系数高、带隙可调和多重激子效应等优点,使得QDSCs有希望成为下一代太阳电池的有利竞争者[1]。目前,QDSCs的光电转换效率还很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QDSCs内部光生电子的复合速率过快[2]。一维单晶TiO2纳米阵列(纳米线、纳米棒)由于可以为光生电子的传输提供直接的通道,因此在QDSCs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小,对QDs的负载非常有限,大大限制了QDSCs光电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在金红石TiO2纳米棒阵列上的基础上用锐钛矿TiO2纳米管分支修饰,通过光学和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该种分级结构对于光利用、光生电子转移和最终光电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光阳极材料是影响光电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光阳极的性能,人们制备了多种特殊形貌的半导体材料替代传统的纳米TiO2颗粒应用于染料敏化
  传统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所使用的都是有机溶剂,其缺点是沸点低,易挥发,易燃烧,给电池的封装带来到了困难,而水系电解液具有非常小的饱和蒸气压、不挥发、沸点较高,较
会议
  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是解决目前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光电转换利用具有传输方便、通用性高、可存储等特点,是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自从1991 年第一块染料
会议
  TiO2是一种廉价易得、性质稳定、环境友好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其中,TiO2纳米管阵列又由于其独特的一维结构,易于制备及较大的比表面积而备受关注.但TiO2由于禁带宽度
会议
  基于介孔TiO2光阳极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制备简单等优势,而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1-3]在这类太阳能电池中,电子的有效传输及
会议
  以SnCl2作为锡源和Sn2+自掺杂剂、NaF作为晶体生长控制剂,通过水热合成了由Sn2+自掺杂SnO2纳米片组成的花状等级结构,或者在透明导电基底上生长的纳米片阵列。研究并发现
会议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解决能源与环境危机的理想途径之一,其中具有宽光谱可见光的吸收和利用是实现太阳能高效转化的基础[1].助催化剂负载是促进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的重要策
会议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和粘结性能,但其耐水性、耐候性等不足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有机硅树脂具有很多优点,它有很优异的耐候性以及具有低表面张力,但由于有机硅树脂成本高,而且固化温度高,时间长,难以进行大面积施工,温度较高使附着力及成膜性能降低,直接用于涂料的成膜物受到限制。对丙烯酸酯进行有机硅改性,能极大地提高它的使用性能。本文对乳液聚合的机理、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几种新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在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许多研究者都希望可以开发广阔的海洋资源。目前已发现的海洋微生物类群主要包括:病毒,古菌、细菌、放线菌及真菌
  DSSC的核心部分是光阳极上的纳米晶半导体薄膜,纳米晶半导体膜的形貌和状态能直接影响到电子的传输.具有宽帯隙(3.2eV),较大表面积和较高孔隙率的TiO2纳米结构材料可以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