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人格养成干预"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2007年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上,加之对教育现状的思考,借鉴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我提出"人格养成干预"的设想:在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基于相应的人格倾向和心理特征,对个体采取的外在干预与内修辅导的综合措施。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范畴,是教育机制的完善和提高。"人格养成干预"的实施,遵循系统性原则、固本原则、联动性原则、情境化原则。根据不同的实施主体,可以运用四种模式进行操作。与一般意义的心理教育相比较,"人格养成干预"更具有深入性、针对性;较人格障碍治疗更有主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其他文献
本書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的師範學校教科書。譯本係根據一九五一年莫斯科第二次修訂版譯出的。本書共分八章,扼要地叙述了學校衛生學的基本知識,如: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建议。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北京一所高职院校542名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534份。经过一年心
会议
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教师职业懈怠问题渐露端倪,高职教师队伍流失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持久性发展。本文拟从高职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心路历程来观察其
目的:探讨不同绘画种类和绘画风格美术工作者的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倾向。 方法:将86名美术工作者与153名普通人的感觉寻求特质进行比较,并根据美术工作者的绘画种类和绘画风
会议
本文在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所有孩子都是有巨大潜力的,每个孩子都是可育之材。家长和教师应该摒弃智能偏见,根据孩子的个性
感觉统合训练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感统训练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不同观点。由实践出发,本文认为感觉统合训练应用范围可以扩大到0-12岁左右,而不是局限在7
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自我意象等心理因素是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而工具型和融合型学习动机、较强的自信心、适度的焦虑,以及良好的自我意象会对中学生英语学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对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对学习成绩的提高。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为省级重点中学8
会议
本文对于互联网心理咨询这一新兴的心理咨询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总结,从互联网心理咨询的特点、沟通方式的运用、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以及这种咨询方式的前景展望等几个方
本文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类身、心、灵的意识结构模型(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结构模型),人类社会的集体意识模型(集体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结构模型),以及个人与人类命运的结构模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