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暖地区某医院的绿色化实践

来源 :第七届既有建筑改造技术交流研讨会(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ho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日益提高,人们自然对医疗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于现代化医疗建筑建设者来讲,营造生态、环保、节能型绿色医院就成为努力的方向.夏热冬暖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特征,在发展绿色建筑上具有很高的设计要求.本文结合南宁市一个医院实施的节能技术,阐述了其技术适宜性,指出以医院建筑应以安全性为设计出发点,以建设绿色环境为基点,建立绿色安全保障,实现医院绿色运行管理,为患者提供绿色医疗服务。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人民对建筑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供暖现状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通过对前人的研究分析,指出如果能够解决结霜/除霜问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末端热舒适性和热泵选型等问题,空气源热泵将为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供暖提供一条经济、便捷的途径,指出选型对热泵的能耗影响很大,如果采取合理改造措施解决原有热泵选型不当的问题,例如增加变频装置等,将能够大幅度提高其运行的经济
本研究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系统梳理建筑拆除相关管理政策,识别管理政策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现有管理政策不完善导致建筑不合理拆除原因.研究发现当前法规操作性不强,群众参与路径不畅,地方法规没能及时在国家法规基础上形成配合和补充等是导致大拆大建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经过总结分析,为严格我国建筑拆除管理提出了补充细化相关法规、增强决策透明性、简化群众参与、增加科学评估等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在满足日照和容积率要求条件下的居住小区声环境最优化布局.论文先介绍了遗传算法在建筑声环境领域应用的优势,然后介绍了遗传编码、适应度函数与初始种群的设计,最后以一个实例应用证明了遗传算法在多噪声源的复杂条件下求解最佳居住小区建筑规划布局的可行性.
医院建筑是能耗最大的公共建筑之一,为改善医院能耗现状,对国内不同气候区医院进行了系统调研,整理分析了调研结果,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主流医院评价体系,编制了一套符合医院特征的运行管理系统评价体系,最后开发了配套的评价软件.
针对某工业厂房室内增层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楼盖舒适度问题.首先,利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对楼盖建立了整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楼盖自振特性的分析;随后,通过考虑各种不利荷载工况,对楼盖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最后,将计算得到的振动频率及峰值加速度与规范限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增层楼盖满足舒适度要求.
对某小区的声环境状况进行了整体分析,并指出交通噪声为影响小区临街建筑声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设置绿化带,使临街建筑周边声环境满足二类标准要求.考虑到交通噪声具有不稳定性,分别以二类和4a类标准为边界条件对最不利户型最不利房间的室内噪声进行了评价计算,得出了外窗隔声量的限值要求,并建议本项目临街建筑外窗采用隔声玻璃产品.
从建筑节能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同时详细的说明了我国当前的建筑节能现状.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来看,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对于其他能源来说的优势.同时详细列举了我国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常用的应用方法,同时在建筑中的应用方式.最后提出我国只有提高技术和增强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的真正结合,同时也提出建筑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设计关系的前提下,提出设计方案,真正
针对医院建筑生活热水负荷和用电负荷需求量大且稳定的特点,本文提出采用小型热电联产+水源热泵技术对某医院建筑生活热水系统进行改造,解决生活热水负荷和供电负荷,既可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又可实现余热回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阐述了上海的公共建筑绿色改造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指南到专业服务均具备了产业发展的规模.重点介绍了符合上海所处气候区特点的多项建筑节能绿色改造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情况及节能效益分析.
本文对土壤源热泵的技术原理与工作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结合既有办公建筑的现状和特点,对土壤源热泵在既有办公建筑改造中应用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既有办公建筑改造中土壤源热泵技术的应用要点,并分析了几个实际工程案例,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