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MOOC时代背景下数据库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2018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acmacy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飞速发展给数据库课程群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只有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新需求.数据库课程群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分析了MOOC的缺点和“后MOOC时代”的特点,提出了后MOOC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和教学体系,着重介绍了“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的详细设计,并提出了基于过程考核的考评机制.实践表明,后MOOC环境下的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受学生欢迎.本文最后也分析了数据库课程群建设有待改进和提高的内容.
其他文献
学评教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学评教过程存在分数差异大、影响因素多、主观噪声强等缺陷.本文采用科学的统计学习方法,研究以下两个部分内容:①学评教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可视化,对现有学评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合理、美观的可视化分析;②学评教相关因素的关系挖掘,对教师和课程特征属性与学评教数据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挖掘各个因素与学评教结果的相互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
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主题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工程专业认证中,算法分析与设计对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求解复杂工程问题方面的能力还十分欠缺.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学生更能顺利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连接起来,提升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辨识能力.通过采用参与式、启发式、探索式教学的方法,提升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能力.通过全过程采用形成性评
本文分析了目前新工科教育形势下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方法的困境和现状,介绍新工科形势下的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方案,提出以多元教学实践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从课堂互动式案例教学、基于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面向网络平台的多元教学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面向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安全课程的教改实践方案.
为满足财经类院校新形势下学校人才培养任务要求,本文从课程、学生、专业等不同层次任务出发,研究多维任务驱动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本文结合浙江省“新高考”招生改革和我校大类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大背景,从课程知识教学任务、学生素质培养任务、专业特色发展任务等视角出发,介绍多维任务驱动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方法,探讨分析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置与课程内容改革现状.
创新能力是由知识矩阵、基础能力和创新品格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能力.现阶段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高校要利用好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优势,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信息化教育第一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分析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数据出发,分析了浙江省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方案.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间接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点,相比显性教育,更易被独立性、物质性和多变性等特点明显的“95后”新生代大学生所接受.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拟以“计算理论”课程教学为例,尝试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新工科是适应新经济和新产业而产生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是现有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本文分析了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数据结构课程在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根据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出了新的基于新工科理念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新方案引入了混合教学模式,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强化了计算思维的培养,并细化了过程化教学评价.初步实施的结果,验证了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类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与计算机类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相关.本文在分析“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练、考”各环节的改进思路,详细阐述了具体改进方案,并对改进方案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同时对后续教学改进提出了展望.
“课程思政”是在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思政德育元素,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计算机类“课程思政”的教学应该利用先天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优势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教学过程思政的融入,课程考核思政的体现.本文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探索计算机类“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