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与乙型肝炎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来源 :全国第四次肝脏病学术研讨会暨安徽省第八次肝脏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血脂、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与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关系,本文检测了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23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脂、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水平,以了解其变化规律,评价其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肝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目前我国的发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肝硬化的病理学基础是肝纤维化,后者是各种损肝因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某些代谢性疾病、药物及化学毒物损伤及肝寄生虫病等)引起的肝脏损害和炎症,进而导致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病理过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逐渐得以阐明,从而使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主要起到阻止纤维化发展、刺激肝
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口服方便,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长期应用(1-2年)部分病例产生病毒变异耐药.不适当停药可导致病情复发或恶化,如何掌握停药指征,减少停药后复发,长期困惑临床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进展主要是针对病毒复制的靶位点和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主要有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α-1b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CHB的疗效及其副作用,以探讨较好的治疗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选取未曾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加乙肝疫苗抗病毒治疗并与单用拉米夫定作比较,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我院自2003年3月以来应用优思弗(熊去氧胆酸,UCDA)联合中药大黄蔗虫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度)36例,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慢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而慢性重型肝炎有很高的病死率.近年来人们不断探索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科于2004年2月至2005年12月,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灌流配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2例,取得较显著疗效,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瘦素为ob基因的编码产物,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可在激活的肝星状细胞中表达,国内外研究显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瘦素与肝纤维化可能有密切关系.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进行测定,以期了解其临床意义.
重型肝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一般的病因治疗和综合治疗方法难以代偿肝脏功能,预后不良,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肝移植作为提高生存率最有效的法在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但供体短缺及价格昂贵制约了肝移植的普遍开展.因此,需要对重型肝炎进行预后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本文收集2000年-2004年我院收治的358例重型肝炎病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
慢性转氨酶升高是临床上一个特殊的暂时性诊断,也是很多非病毒性肝炎性肝病患者唯一的临床表现.笔者对24例长期单项转氨酶(ALT或AST)升高病例进行了肝穿组织学检查,分析其原因及组织学特点,发现肝穿组织学检查在不明原因单项ALT升高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方法仍是检测血清HBV标记物(HBVM).HBV在体内复制可产生不同的抗原,机体对抗原的反应又可产生相应的抗体,由于病毒感染的时期不同以及个体间免疫应答的差异,血清HBVM的检测结果可有多种模式,且不同的模式可以互相转变或变化.本文对958例无症状HBV携带者血清HBVM不同模式的变化进行了三年追踪研究分析,以探讨无症状HBV携带者血清HBVM模式的自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