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多齿手性配体铕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铕离子与两类含氮手性多齿配体以不同摩尔比混合制备了铕配合物的甲醇溶液,研究了这些溶液中铕配合物的稳态及动态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当铕离子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2和1∶3时荧光强度最大,表现出明显的Eu3+的特征发射。含有苯环取代基的配体与铕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和较长的荧光寿命,说明配体共轭结构上的取代基对铕离子的荧光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激发态的衰变可拟合出两个荧光寿命,表明溶液中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铕配合物。
其他文献
以硝酸镁为氧化剂,尿素为还原剂(燃料),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纳米氧化镁.用XRD,TEM,SEM和BET等手段对产物Mg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MgO粉末的粒径约为10nm,分布均匀,比表积为38.42m2 ·g-1.
直接灌注溶石疗法适用于身体条件不适宜进行手术的胆结石患者。提出在溶石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去溶解结石中的主要成分胆固醇,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核磁定量碳谱对这种新型溶剂在溶解胆结石方面的作用做了研究,文章利用核磁定量碳谱的方法证明了这种新型溶石剂对胆固醇的增溶作用。
在pH为3.35~3.8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铕(Ⅲ)和铈(Ⅳ)均能与泛昔洛韦形成络合物,使泛昔洛韦的荧光显著猝灭.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cx=304 nm,最大发射波长λem=370 nm,且在一定范围内荧光猝灭程度(△F)与铕(Ⅲ)和铈(Ⅳ)的浓度成正比,但荧光强度的减弱随铕(Ⅲ)和铈(Ⅳ)的浓度的线性增幅存在显著差异.结合两组分荧光光谱强度的加和性,可建立双组分信号
在生理条件下(pH 7.4),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谱(C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除草剂氰草津与小牛胸腺DNA(ctDN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氰草津以嵌插方式与ctDNA结合,这种结合导致ctDNA由B构型部分地向A构型转变,并伴随一定程度地聚合,测得的热力学参数表明,疏水作用和氢键是二者结合的主要驱动力.
以间苯二胺与2-羟基-1-萘甲醛缩合得到对称的2-羟基-1-萘甲醛衍生物。利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发现,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AIEE)的性质。同时,在THF介质中,三价的Fe3+,Al3-,Cr3+能使其荧光发射显著增强,对三价离子显现了较好的选择识别能力。
以有序多孔纳米材料为模版,采用电化学沉积、化学聚合、溶胶-凝胶沉积等手段可以制备多种材料的纳米阵列。文章利用聚苯乙烯(PS)胶体微球作为模版,结合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具有双功能的纳米井阵列模版,我们制备了两种纳米井阵列模版,其中一种具有磁性和SERS功能,另一种则具有荧光和SERS功能。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头孢哌酮(CPZ)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了不同温度下CPZ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通过体系热力学参数推出其作用力类型。根据F(ō)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了体系中给体与受体的结合距离,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探讨了CPZ与BSA作用前后白蛋白的构型变化
通过罗丹明B-乙二胺与三聚氯氰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种以三聚氯氰为隔离基桥连两个罗丹明基团的三嗪类罗丹明衍生物。利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发现,在乙醇介质中,三价的Fe3+,Al3+,Cr3+能使其荧光发射和可见吸收显著增强,特别是对Al3+显现了高度的选择识别能力。
基于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邻二氮菲体系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操作简单、低成本的荧光开启检测半胱氨酸的新方法.邻二氮菲(Phen)能够快速与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形成复合物使量子点猝灭荧光,而半胱氨酸的存在可使CdTe/CdS量子点-邻二氮菲体系荧光逐渐恢复.考察了邻二氮菲的浓度、pH、反应时间及等实验条件及含有巯基化合物及其他氨基酸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研究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纳米粒子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对纳米金与溶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溶菌酶可引起纳米金的聚集,而纳米金可以诱导溶菌酶分子中α-螺旋含量减少;荧光淬灭表明纳米金与溶菌酶之间的结合常数为2.9×1011L·mol-1;此外,温度和加样顺序等条件对纳米金和溶菌酶之间相互作用有很大的影响;高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