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SI 2016更新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抗感染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验证单纯体膜固定坐标标记与皮肤加体膜固定双坐标标记对同一放疗患者摆位重复性的误差和频数,结合本科室经验,寻找分析原因并积极改进和校正.方法:应用CBCT对1例肺癌患者总计进行了20次扫描.CBCT SCAN对1例肺癌患者20次摆位验证结果(3D):Z轴重复性摆位等中心位置误差大于5mm的频数为40%;X、Y轴重复性摆位等中心位置误差小于5mm频数为100%.CBCT SCAN对1例肺癌患者2
目的:分析30例肺癌患者不同放射治疗时期IGRT图像配准结果摆位误差的最大次数。方法:搜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术后采用胸部体模固定肺癌IGRT患者第1,6,11,16,21,26次治疗前摆位的千伏级CBCT图像做配准分析,选用单纯灰度平移误差配准方式,分别得出与靶中心左右,前后,上下方向摆位误差数据。
背景:2001年,Intergroup 0116研究证明术后同期放化疗在RFS和OS上均优于单纯手术.基于INT一O116试验的结果,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己成为胃癌术后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目前,美国有22%胃癌患者都采用了IMRT技术.IMRT需要精确的靶区边界,不恰当的边界可能导致靶区剂量不足或正常组织受量过高,从而导致肿瘤进展或不良反应增加.胃癌有多种影响精确放疗的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克服,因而影响
目的:应用西门子CTVision图像引导放疗系统研究头颈部肿瘤IGRT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IGRT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68例。应用西门子CTVision图像引导放疗系统全程获取患者治疗CT图像,将治疗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匹配,获得治疗中心点三维方向上X(左右)、Y(头脚)、Z(腹背)的线性摆位误差,分析误差及其形成原因。
会议
会议
目的:对真空垫固定直肠癌患者在分次治疗阶段的误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提高后期放疗摆位的准确度。方法:选取30例直肠癌患者用真空垫固定,提前1小时排空膀胱饮300ml水。治疗过程中每周进行一次CBCT验证,系统自动匹配得出在X(左右)、Y(头脚)、Z(前后)轴上的误差,根据靶区位置手动微调。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