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细胞肺癌中VEGF的表达与DCs、Treg分布间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生物治疗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细胞肺癌(large cell lung cancer,L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探讨VEGF的表达情况、DCs与Treg的分布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及DCs、Treg分布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0年5月至2010年10月手术切除的原发性LCLC标本75例,其中27例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定义为癌组织边缘外2cm以外的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CLC标本中VEGF的表达、不成熟DC细胞(CD1a+DC)、成熟DC细胞(CD83+DC)及Treg细胞(Foxp3+T细胞)的分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与DCs、Treg分布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应用x2检验、校正x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EGF为胞浆表达呈棕黄色,75例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为94.7% (71/75);CD1a、CD83标记的DC呈棕褐色树突状散在分布于组织中,CD1a+DC在75例癌组织中的分布量显著(2.271±1.159)低于27例癌旁正常组织(3.070±1.33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2.793,P=0.005);CD83+DC在75例癌组织中的分布量也显著(0.661 ±0.638)低于27例癌旁正常组织(1.992±1.52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3.894,P<0.001).Foxp3+T为胞核表达呈棕黄色,在75例癌组织中的分布量(5.203±4.875)显著高于27例癌旁正常组织(0.741±0.47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5.599,P<0.001).CD1 a+DC的分布在VEGF阳性组、阴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0.012,P=0.994),而CD83+DC的分布在VEGF阳性组明显低于VEGF阴性组(x2=7.802,P=0.020).CD83+DC的分布与Foxp3+T分布水平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x2=0.325,P=0.639),而CD1a+DC的分布在Foxp3+T高低分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121,P=0.024),进一步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CD1a+DC与Foxp3+T分布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rs=0.246,P=0.033).CD83+DC的分布在不同T分期间存在差异,随着T分期增高其分布量降低(x2=11.043,P=0.011).结论:LCLC组织中VEGF高表达与成熟DC数量的减少相关,而不成熟DC的分布与Treg细胞的分布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MHC半相合肿瘤特异性CTL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的效应和机制.探索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的新途径.方法:应用小鼠TC-1肿瘤细胞裂解物冲击C57BL/6与Balb/C的杂交一代(F1)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TP-DC),再与小鼠脾细胞混合培养,诱导肿瘤特异性CTL (TP-DC-TC);C57BL/6 (C57)荷瘤鼠以TC-l肿瘤细胞的皮下成瘤为动物治疗模型,当肿瘤直径约为5毫米时,经尾静
目的:通过对Vav1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T lymphocytes,TIL-T)活性关系的研究,提出T淋巴细胞失能的可能的分子机制;初步探讨TIL-T中Vav1的表达和活化情况及其与肿瘤局部微环境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表达的相关性,提出肿瘤诱导的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的一个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
会议
目的:自体CIK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但经过放、化疗等治疗的患者静脉血诱导的CIK细胞在数量和功能上不能满足治疗需要,本研究探讨患者子女血诱导的CIK细胞(简称异体CIK)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自体或异体CIK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303例,比较不同的CIK数量、间隔、TNM分期等情况下,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血常规、肝、肾、心电图等
会议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生长抑素受体(Somastostatin receptor,SSTR)亚型SSTR2、SSTR5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程度(以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来衡量)的关系及对临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NSCLC组织标本和21例癌旁肺组织标本中SST
会议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所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分析CD4+CD25+Treg细胞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不同病程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该疾病的疗效与预后的关系,从免疫学方面揭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及转归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3例不同病程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1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标本,获取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CD4+CD25+Tre
会议
目的:虽然近年来人类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所造成的死亡率仍在增加。慢周期肿瘤细胞被认为会抵抗传统的放射、化学药物治疗,进而成为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因此,清除慢周期细胞将大大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本实验旨在探讨以慢周期肿瘤细胞作为疫苗的疗效。方法:采用流式分选技术分离慢周期细胞,并以体内成瘤实验及侧群细胞分析来探讨慢周期细胞与干细胞的相关性;5-氟尿嘧啶(5-Fu)体内
会议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的临床意义,建立脐血CD33+细胞与乳腺癌细胞系体外共培养系统体外诱导MDSC,观察STAT3/IDO途径在MDSC下调T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天津肿瘤医院35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切除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MDSC(CD45+CD33+ CD13+
会议
目的:作为T细胞免疫的主要群体,记忆性T细胞的特殊性及其在胃癌中的重要意义现在尚无定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胃癌患者记忆性T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布特征,观察胃癌患者与健康人记忆性T细胞分布的差异;探讨肿瘤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的分布特征;并分析记忆性T细胞在外周血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外周血及肿瘤微环境中记忆性T细胞及其亚群与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细胞DC分布的相关关系
会议
会议
目的: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抑制性免疫细胞,直接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和远处转移。本实验研究不同期别乳腺癌组织中髓系来源抑制细胞(CD33+ MDSCs)和调节性T细胞(Foxp3+ Tregs)的分布情况,检测MDSCs中STAT3、IDO的表达情况,探讨Foxp3+Tregs与CD33+ MDSCs、ST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