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复位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八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骨骨折后出现的内翻畸形可导致距骨远端的半脱位和足跟脂肪垫的单侧化,足跟宽度增加将对外踝造成阻挡,足跟高度丢失可改变距骨倾斜角度,造成踝关节撞击。因此,跟骨骨折的治疗目标是重建骨骼的三维结构,包括关节面的平整,跟骨长度、高度、宽度、生理角度及负重力线,Gissane角反应跟骨前、中和后关节面的相对位置改变,轴位角反应跟骨结节内翻情况和跟骨宽度的改变。跟骨的骨折线形成特点是采用撬拨复位支架固定的理论基础。跟骨骨折后,距骨中下部和外侧突均将侵入Gissane角,产生前内侧和后外侧2大骨折块。由于内侧三角韧带的牵拉作用,前内侧载距突骨折块位置一般较为恒定,而后外侧骨折块由于跟腱的牵拉作用常处于内翻位置。因此,术中将关节面骨块撬拨复位后,可以载距突骨块作为基础,采用骨圆针或橄榄针固定,之后按照从前至后,从内至外的顺序进行骨折复位。对于重要的骨块,选择单根或数根橄榄针多角度固定,通过橄榄针的拉张,可以辅助骨块复位并加压。
其他文献
跟腱开放性缺损的最常见病因为摩托车轮辐伤。其典型特征为先造成一个放射性的后跟皮肤碎裂伤口,但直到几天后才表现出其“狰狞”面目,本研究中,未曾使用骨移植来重建后跟缺损,因
髋臼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复杂损伤之一,本研究测得的进钉点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折后入路手术视野的显露和减少软组织的剥离,将进钉点设计在坐骨大切迹顶点水平以下
会议
CNR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lp36,其编码的CB2受体主要参与调节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分化、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的重吸收。结果提示CNR2基因可能是影响骨量的易感基因之一,这一结论
会议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以认为是合并有严重软组织稳定性结构损伤的肘关节关节内骨折,因此应该遵从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原则:解剖复位,维持关节面平整,坚强固定,早期功能锻练,同时修补所有
会议
股骨转子下骨折由于其解剖学特点,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对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牵引易导致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目前认为,对于无绝对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手术治
会议
后踝骨折时可使踝关节受力中心向前内侧移位,中间非负重区减小或消失旧。中间凹陷非负重区负重,破坏了软骨的营养状态及代谢特点,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生。鉴于此,对于后踝骨折的治疗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作为一种特殊类型骨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研究,胫骨平台前外方入路操作简单,但难以充分暴露、复位骨折,并且前方拉力螺钉或前外侧钢板难以实现坚强固定
会议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累及C5-C7神经根时,在束支部表现为腋神经、肩胛上神经和肌皮神经功能丧失,肩外展和屈肘功能障碍。上神经成为必要条件,修复腋神经可使关节运动恢复更为充分
会议
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共20例四肢骨缺损患者应用诱导膜技术治疗,第二阶段手术后平均4.7个月骨缺损临床愈合,愈合率100%,愈合分级均为优,愈合后无固定器断裂和感染复发,患肢功能恢
会议
目前大多数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多基于Schazker分型,而Scha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因其临床治疗的特殊性常常作为一种复杂的骨折类型进行探讨,其治疗方式往往也因受伤情况的不同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