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聚类法评价和田地下水水质

来源 :第七届中国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灰色聚类法对和田地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该方法在和田地区的55处地下水水样中得以应用。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差,区域上墨玉大于和田大于洛浦,即墨玉优于和田,洛浦水质最差。和田地区总体55处水样平均属于Ⅴ类水质,情况不容乐观,该地区地下水水质状况有待进一步改良。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植被侵蚀动力模型研究进展,考虑降水、植被、侵蚀耦合关系,将气候变化因子(降水、气温)引入植被侵蚀动力模型,并绘制该区气候变化趋势下的植被—侵蚀状态图。有利于
  本文利用统计降尺度模型可以解决GCMs预测的气候变化情景空间分辨率低的缺陷。本文在白洋淀流域应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选取日平均气温
  本文利用1951~2007年共计57年的淮河流域18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淮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极端日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暴雨日数(包括平均暴雨日数和极端最多暴
  以黄河上游唐乃亥站年降水序列为例,应用混沌理论定量分析时间序列混沌特征量:最大Lyapunov指数λ1 =0.6658和分数维D2=2.691,利用自相关函数法和GP算法分别得出延迟时间
  以长江流域内115个气象站1961~2001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长江流域近50年来蒸发皿蒸发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性
  依据洞庭湖流域27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8年逐月的平均气温资料,综合运用气象统计方法和GIS空间插值技术,对洞庭湖流域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本文利用乌江思南以上流域1961~2007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基于互补计算关系的蒸散发模型估算该区域蒸散量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与该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本文首先从岩溶水系统的地表地下双层结构、气象特点、土壤属性、地下水资源开发等方面归纳总结西南岩溶地区的水文特性,然后从水文地质、气象特性、地形地貌、工程因素等
  本文以西江流域中游梧州站的气象水文资料为基础,采用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分析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规律,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气温、降水与径
  流域水环境退化的定量分析,是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准确运用流域水环境退化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流域水资源分区和水环境退化经济损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