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微创髋关节现状及展望

来源 :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moz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观察清热利湿法及柳氮磺胺吡啶( SASP)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60例大肠湿热证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清热利湿方进行治疗,与SASP治疗30例进行对照(西药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黏膜镜下表现、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总有效
背景与目的:β-榄香烯是从姜科植物莪术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大的肿瘤抗原专职免疫递呈细胞,自噬小体(Drips in blebs,简称DRibble),是肿瘤细胞“递交”肿瘤抗原的有效载体之一,通过观察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以探讨β-榄香烯抗肿瘤的免疫机制.方法:制备Balb/c小鼠脾脏来源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和Child-Turcotte-Pugh分级、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乙肝后肝硬化标准的135例患者,进行规范中医辨证和实验室检查,并对肝功能CTP分级和MELD评分与中医证型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CTP分级和MELD评分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伴随病情进展,其证型分布呈动态变化的规律,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证是乙肝后肝硬化病情轻、中
目的:通过筛选和鉴定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来源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为HBeAg表位的特异性治疗性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选择中国人群最常见的B基因型中的adw血清型的乙肝病毒e基因序列,通过网络在线表位筛选服务,分析得到分数比较高,而且是一样的表位,然后采用量化基序方案、延展基序方案以及超基序方案等通用表位筛选原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得到4条较为理想的九肽(HBe1,HBe
目的:观察干扰素α治疗肾脏疾病终末期慢性丙肝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取28例HCVRNA>500copiel/ml肾脏终末期患者,给予干扰素α3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周三次)持续12月,并随访6月。疗程结束后,评估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以及耐受性。
目的:总结肝脓肿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0年6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58例确诊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肝脓肿患者中,男女比例1.32∶1,发病平均年龄59.0岁.肝脓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94.8%),其次为右上腹疼痛及不适(58.6%),体征以肝区压痛或叩击痛居多(77.6%).
会议
目的:观察用肠炎宁糖浆口服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UC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肠炎宁糖浆口服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内镜下肠粘膜变化、病理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内镜下肠粘膜变化、病理疗效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肠炎宁合剂口服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溃疡性结肠炎其机理可能与抑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