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熵最小算法快速定性定量分析GC-MS混合谱中未知组分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342546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复杂混合物体系中未知组分的分析和鉴定,一直是化学分析中困难和繁琐的事情。通常,混合物先通过色谱进行组分分离,再通过质谱等检测器进行定性。复杂混合物,例如玫瑰精油[1]、茶水以及发酵液等,经过色谱分离后,会发现非常多的组分。现有的分析技术,很难定性其中的全部成分(特别是出现在混合峰里的成分)。现有的分离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进行分离。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数学方法从混合色谱图谱中分离纯化出各种纯的化合物图谱。近年来,有一类数学方法叫熵最小算法(EntropyMinimization)[2],该方法能从混合物谱图中重建出未知组分的纯谱,通过比对数据库,将这些未知成分定性。这类方法主要包括锁峰熵最小方法(BTEM),加权多重锁峰熵最小方法(tBTEM)和多重建熵最小方法(MREM)等。本文基于一台低分辨率GC-MS对合成航空煤油样品中某个组分的混合物谱图,利用BTEM和tBTEM方法分析其中未知物组分,并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采用NaOH对ZSM-5分子筛进行处理制备多级孔ZSM-5,并采用XRD、SEM、NH3-TPD、ICP-OES、BET、TG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ICP-OES数据显示,碱处理主要起到脱硅的作用,而且随着碱处理时间和温度的增大脱硅作用更加明显.本文优化了碱处理条件,发现在最优的碱处理条件下,ZSM-5的比表面积由原先的223增大到318 m2/g,介孔量由0.06增加到0.18 cm3/g.由于介
径向有序介孔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球(MSN)可广泛应用于药物的输送和释放、酶的固定、生物分子的分离[1].本文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环己烷-水形成的水包油微乳液体系做模板,TEOS 作为硅源进行水解、缩聚.成功制备了径向有序介孔孔道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球.SEM 和 TEM 图(Fig.1)可以观察到粒径为 400-500 nm 的径向有序介孔孔道结构的单分散纳米球.低温 N2吸附–脱附
纤维素气凝胶是新生的“绿色”天然高分子纳米新材料.本研究以氢氧化钠/尿素体系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制备了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气凝胶.采用 SEM、XRD、FTIR 和 BET 研究了复合气凝胶的形态与结构;通过压缩测试和 TG 研究了气凝胶的压缩性能和热稳定性.研究表明,壳聚糖对复合气凝胶的孔隙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增加,复合气凝胶内部孔隙由纳米纤维网络向片状结构转变,且孔隙
在中国,废弃菌糠的产量以每年8百万吨的速度持续增加[1].但不幸的是,其中大部分往往被焚烧或作为有机废物进行自然分解,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2].目前,我们的工作聚焦在白灵菇菌糠的热解性质及其液化产物的分析上,通过热重分析技术,白灵菇菌糠的动力学参数被计算获得,不同升温速率对其热解过程的影响也被确定.此外,干馏热解实验数据显示,最佳的热解温度出现在470℃,对应的生物油产
近二十年来,光响应材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前沿领域,与此同时,离子液体也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无疑,将光响应基团和离子液体结合起来,必将产生同时具备二者优点的新型材料,即光响应离子液体.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1-5].本文利用一些价廉、易得的原料,合成并表征了一类新型肉桂酸类光响应离子液体.此类离子液体由咪唑类阳离子([Cnmim]+)(n=4,6,8,10,12
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RGO/MnO2)将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超大的比表面积和MnO2价格便宜、环境友好、理论赝电容高等特点结合起来,成为近年来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本文将Ag+静电吸附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室温下催化Mn2+与S2O82-的氧化还原反应,在GO两表面自组装成海胆状的MnO2纳米结构[2]。通过改变Ag+的掺量实现了对MnO2粒径(400~1000nm)的有效
All bimolecular reactions take place in a 3-dimensional(3D)space.Thus,it is critical to have a full stereo view of the bond breaking and forming processes in order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沙坦类药物目前已成为与钙通道阻滞剂药物分庭抗礼的国际降压药市场上的主导品种。阿齐沙坦(azilsartan)是新一代的沙坦类药物[1]。在阿齐沙坦及其酯的合成过程中会生成一些杂质,为了验证目标产物及杂质的结构,我们利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技术对阿齐沙坦及其相关物质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例如阿齐沙坦的多级质谱图及裂解途径如图1-2所示,在MS2中,m/z457为阿齐沙坦[M+H]+分子离子,4
生物质谱技术在蛋白质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稳定同位素标记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结合推动了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展.然而,蛋白质组学样品的复杂性以及蛋白质的深度覆盖和定量对质谱分析新技术提出了挑战.N-磷酰化蛋白质标记化学源于生命起源研究--核酸与蛋白共起源N-磷酰化氨基酸分子模型[1].1988年,N-磷酰化标记反应在水环境中成功应用于20种N-磷酰化氨基酸的合成,随后该标记方法被用来进行氨基
采用衍生化处理与GC-MS结合建立了3种拟除虫菊酯代谢物(3-PBA,cis-DCCA和trans-DCCA)的测定方法,各代谢物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6.2%~105.8%,天内与天间精密度(RSD)分别为6.2%和3.7%,检出限(LOD)为0.1μg/L.方法应用于尿样的生物监测与农药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队列研究,评估了典型农业区母婴体内拟除虫菊酯农药暴露的影响因素与暴露水平.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