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应重视的几个关键问题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传承研究分会第一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报提纲一 名医学术思想研究的背景二 河南省中医院名医传承工作简介三 名医传承实践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一、名医学术思想研究的背景·背景一:我国中医高等院校教育已有近60年的历史,在规模化培养中医人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如使各种学术流派日趋淡化,思维模式日益西化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名老中医的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名老中医师承教育.多种形式的制度化师承教育探索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一对一或一对多师承教育典范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多对多"继承班模式的代表三、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及名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团队传承、平台建设模式·背景二:1990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出"抢救整理名老中医经验"的倡议,并先后开展了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评选了2届国医大师,以政府名义进行表彰.
其他文献
脂肪肝是现代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现为亚洲地区最常见病之一.目前,脂肪肝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同时,脂肪肝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不及时纠正会引发肝硬化、肝衰竭.本文就中医药对脂肪肝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总结,本病发于肝、脾二脏,责于痰、湿、瘀邪,证属本虚标实,故以疏肝健脾、化痰利湿、化瘀降浊为其治疗原则。程华焱等通过对明清的方剂研究发现:明清医家防治脂肪肝以
目的:观察排石冲剂对草酸钙结石氧化应激(OS)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尿路结石提供依据.方法:将SPF级雄性健康Wistar大鼠48只,应用随机表进行完全随机化的分组,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排石冲剂组、枸橼酸钾组.采用1%乙二醇自由饮水和每天2%氯化铵2ml灌胃建立大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同时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实验4周以后,观察各组大鼠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切片中草酸钙结晶沉积及病理变化并对肾组织中SOD
明代温补派著名医家张景岳临床用方颇重熟地,且用之独具特色,本文考其应用之根源与特点:以温补为主,重视阴阳,立足于阳气的同时注重二者和调,此为其重熟地之思想基础;深谙熟地性味归经等特质,是其临床重用熟地之理论基础;将熟地灵活配伍,尤以温热药配伍为主,是应用熟地之奥妙所在.
百合病是《金匮要略》记载的一种以神志恍惚,行为、饮食皆失常态,临床症状多变为特征的疾患.其病证复杂,历代医家对病因病机认识不一,其治疗亦异.山东名老中医张志远教授对百合病有深入研究,总结了其发病机制,认为重点就在于益气滋阴,养心清热,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张志远教授指出,虽然百合病临床表现多变,令人难以捉摸,但不论症状如何,治疗时只要抓住病机关键,对症下药,兼顾心理疏导,“各随其证而治之”,定能收到满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称人身四高,属病理现象,由于肥甘厚味、体重超标、活动量少,常见于中年之人,不一定同时伴发。张老认为保护老年健康要降四高,要预防高血压、高血粘、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就能延长寿命,除饮食外,要加强身体锻炼,利用中药控制,可降低发病率百分之八十。调理此症除节制油类,要注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海产鱿鱼、贝壳食物。血脂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往往血粘度亦随之上升,易发生动脉
张志远是我国著名名老中医,张老指出传承医学与学校培养的接班人不同,张老在教学、科研、临床过程中,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岐黄后继人材,发现若干学者名利心很重,传人要看重德,张老指出学习岐黄专业,应重视几个方面,一是灵活辨证,通权达变,不拘守僵化模式,巧于师法刘、张、李、朱、叶、薛、吴、王诸家学说,予以升华:二是掌握300种以上药物,取精用宏,抓住主治方向,了解副作用,有毒之品切勿滥开;三是处方严格配伍
张志远先生称大黄在十八罗汉中为清火泻下罗汉,也叫攻坚泻火罗汉.将其专长归纳为破积泻火、攻下活血、降气开郁、消瘀化结.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巧妙配伍他药,在治疗阴寒便秘、火热丹毒、急性睾丸炎等疾患中疗效甚佳,其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明代著名医家薛己治病强调探明疾病本质,其论病、治病以脾土为关键环节,以补中益气汤应用最为广泛,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口齿类要》体现了其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口腔疾病的思路和丰富经验,也反映了其治病求本和治未病的思想,薛己在《口齿类要》中应用补中益气汤主治的病症,指出虽然“舌为心之苗”,然而,正如薛己所说,舌“以部分言之,五脏皆有所属:以症言之,五脏皆有所主”,出现某脏病机表现者,
杜家经教授系湖北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临床经验极其丰富,学术建树颇丰,尤其对胸痹心痛的诊治造诣精深,自成一派,杜教授认为以方测证,薏苡附子散所主胸痹为心肾阳虚,寒湿浊邪壅阻胸中之重症,用薏苡仁的作用在于下气降浊,降胸中寒湿浊邪从下焦而祛。近代名医祝谌予教授对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探讨时提出“气虚浊留”和“瘀血阻络,痰浊不化”的学术观点,与杜师之浊论
目的:探讨施今墨对药加减方(健脾补肾、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DNⅣ期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健康宣教、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药物降糖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施今墨对药加减方口服治疗,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各项实验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和与对照组对比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