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NSO现象是大范围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强信号之一。我国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区和西南高寒区的交汇地带,是气候变化敏感地区,因而研究ENSO事件对其对青海地区降水的影响不仅能提供气候变化的规律特征,也将为防治青海地区旱涝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对青海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的损失,因此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1980—2014年青海地区27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以及同期35年间发生的厄尔尼诺(El Ni?o)/拉尼娜(La Ni?a)事件,研究青海地区近35年降水变化趋势,并分析了青海地区近35年春、夏、秋、冬四季降水与ENSO事件的关系,结果如下。(1)近35年青海地区四季的降水大体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较为干旱,南部地区的降水较多;青海地区四季降水距平值及距平百分率分析表明,青海地区降水近35年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四季也分别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冬季的波动较春、夏、秋三季更为明显。(2)根据近年来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利用的海洋尼诺指数(Oceanic Nino ondex,ONI)及其对冷暖事件的定义标准将1980年到2014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进行了划分,其中有8次厄尔尼诺事件,7次拉尼娜事件,依照王绍武等人的ENSO事件强度标准对近35年的ENSO事件进行强度的划分,其中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和1997年5月至1998年4月为两次极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98年7月至2001年2月则为一次长度长达32个月的强拉尼娜事件;通过对ENSO事件和青海降水的分析对比中得到,ENSO事件对青海夏季和秋季降水的关系最为明显,强厄尔尼诺年夏季降雨量均值高于弱厄尔尼诺年,而强拉尼娜年的夏季降雨量均值则低于弱拉尼娜年。(3)按照ENSO事件的起止年月将其分为厄尔尼诺开始年、厄尔尼诺结束年、拉尼娜开始年和拉尼娜结束年,分析得到在8次厄尔尼诺事件中有6次开始年的青海夏季降雨量小于结束年的夏季降雨量,几率为75%,有7次开始年的青海秋季降雨量小于结束年的秋季降雨量,几率高达87.5%;而在7次拉尼娜事件中有4次为开始年的青海夏季降雨量大于结束年的夏季降雨量,几率约为57.14%,但秋季并不明显;近35年4次夏季降水量较低的极值年份中有2年是出现在厄尔尼诺开始年,1次出现在拉尼娜结束年,1999年秋季的降水出现极低值,也为厄尔尼诺开始年,说明在厄尔尼诺开始的年份和拉尼娜结束的年份,青海地区的夏季和秋季出现干旱的可能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