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秦簡《日書》中“圂廁、屏圂”辨析

来源 :2017年“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5106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辨析,认为《为圂篇》中所出现的似乎相互矛盾的"圂厕"与"屏圂",实际上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圂厕"应该是指圂与厕合在一起的建筑,它应当是常见的出土明器中的猪圈厕所,人厕往往建于猪圈之上,两者合为一体,如汤阴县出土的东汉中晚期厕所,厕所抬高于猪圈,底部有处理污物的孔,直接通到猪圈。"屏圂"则强调的是屏,它可能是一种带有屏障的圂厕,为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圂厕前建有屏障,以保证人的私密安全,如安阳出土的西汉晚期灰陶厕所,其厕所前有实墙为屏,而猪圈前依旧是格栅,只是猪圈与厕所不再上下放置而是左右并列放置而已。
其他文献
以20个核心素养为目标,尊重和利用儿童“爱玩”的天性,顺应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建构了“好玩”主题课程.通过项目式学习和主题式学习两种途径来实施,促进学生健康与安全、整理整顿、守时观念、爱心与孝顺、尊重与礼仪、自主性、责任、毅力、信用、情绪的安定、宽容与分享、公共心与亲社会行为、公平公正、感恩、交际与协助性、劳动、生命观、挫折力、环保意识、经济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习实践中的知识,把学习应用于实践,与实践紧密相结合.为此,学校致力于培养对未来积极而负责的优秀公民,秉承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行知教育理念,通过传统文化养育人、高雅情操陶冶人、社会实践历炼人、国际视野拓展人等途径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形成了学校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健全体制和机制,更好
随着校外教育“三个一”活动的不断推进,创新项目——音乐感知乐园在宣武少年宫开发创建.项目结合多国先进的儿童音乐启蒙体系,并围绕本土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发课程,采用听、唱、舞、奏、演五位一体的系统化、综合化教学,充分打通听觉、视觉、动觉、感觉、知觉,以活动、游戏为载体,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笔者针对音乐感知乐园初级班学员进行了打通“五觉”提高4-5岁幼儿音准
《首都校外教育》自创办以来已经经历30多个春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外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市级唯一一本校外教育刊物,《首都校外教育》肩负着宣传和引导校外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研究《首都校外教育》杂志栏目内容,对其办刊思路进行整理和研究,为其今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为校外教育改革和实践服务.
本文主要讨论了科学动漫教育活动项目设计与实践中“规划与计划、支持与保障、方法与过程、成绩与效果”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以北京市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创新项目——“科学动漫汇”为例,详细分析了该项目在管理运行、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框架搭建、教育教学内容研发、学生成长实践平台铺设几个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项目后期发展以及开发其他相似项目时提供一些参考.
《汤在啻门》藉殷商贤相伊尹之口,论述古先帝成人、成邦、成地、成天之道,整体架构乍看相当完整,但就其论述内容看来,却相当参差。就内容看来,其所着重的主体思想应该和《汤处于汤丘》一样,在成邦之道的政论,因为伊尹的历史形象向来是政治性的。但它在前后却配论了人与地、天之道,形成一个完整的人、邦、地、天之道结构。其论人,除了依循战国以来黄老基本的气化生成观之外,也夹述了生理学方面的胎孕、胎产说,显得有些突兀
谈谈"(死欠)"字的字形所反映的问题。本篇还有一个"死"字,即简14"毋交于死"的"死"。这个"死"字的字形跟一般古文字中常见的"死"字一样。可见简文前后两个"死"字写得不一样。整理者隶定的"(死欠)",是"(死次)"的异体,从死、次声。现在既然知道它不是《广雅》的"(死次)",而是"死"的异体,那么这个字的结构应该如何分析呢?何有祖认为此字"左从步,右从人,从次。欠、次作为偏旁时义近换用……字从
新近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收有《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子仪》、《子产》诸篇,都是佚失已久的竹书,整理者已经做了非常好的释文与注释,大大方便了学界的研读.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一篇是有关郑庄公的历史故事,正好处于《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记述之前,可以弥补史书不足。在拜读之后,也有一些想法,下面把我们的意见罗列于下,以向大家求教。其中一些非关键地方的释读还
清华简第柒辑《越公其事》,虽然所载内容大致见於《国语》的《吴语》和《越语》,但仍有比较多不好理解的地方.资料刊布之初,曾在简帛网发表一篇札记,尝试对其中的几处字句进行校勘、疏释.现修订旧作,并补充一点新的思考,成此短文,以就教於同好.
战国文字除了有些难字不易辨识之外,字用也是复杂多变,同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同一个意义又常写成不同的字形.本文想讨论一个“数”字.它应该是承自西周金文,於楚筒出现五次,其中清华陆《子产》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