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yskum油气田M-Ⅱ层气顶注气开发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2016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_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环保问题,2004年开始将其他油区产出的天然气注入Aryskum油气田白垩系M-Ⅱ层气顶区后,油环中部区域的气油比大幅增加.对气顶注气进行数值模拟后认为,气顶注气减缓了油气藏的压力下降速度,若不注气,气顶和油环的地层压力下降更快,不注气将使油环地层脱气和气顶气气窜更严重,在气顶继续注气有利于提高油藏的采收率.中部区域气油比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的油层厚度小、边底水能量弱、无注水能量补充使地层能量弱造成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从水生态分区的定义出发,明确了其研究范围、对象、目的和意义.本文基于北京市关键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在全国及北京市已有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市域范围内的自然地理、河流水
本文分析了造成中小河流灾害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从资料、协调和理念等方面梳理了治理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并依此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重点应为理性确定防洪标准,综合
延长油田稀油火驱试验,对于探索陕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下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如何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近一年试验,认为延长油田稀油油藏基本适合火
针对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储集层薄、地下原油黏度高但热敏性好、适合热采的特点,在袁士义、高永荣教授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复合开发稠油方
南堡油田地质构造复杂,平面上分布广、面积小,纵向上跨度大,含油层系多;部分复杂小断块油藏无法形成统一的注采系统,并且油水关系复杂、边底水突进严重,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快、
会议
M油藏位于西非深水区,储层发育为深水海底扇朵叶复合沉积,为层状构造边水油藏.流体为纵向具有明显组分梯度的高挥发性油.针对M油藏特征,制定了顶部注气底部采油、稀井高产、
会议
五参数吸气剖面测井技术只能定性确定主要吸气层,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技术适合于各种注入管柱类型,可以定量解释各层的吸入量,但受仪器源距的限制,测量流量的下限为20m3/d左右
吐哈盆地葡北油田是我国第一个实现气水交替混相驱开发的油田,填补了国内油田注气混相驱开发的空白.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油田基本情况、混相驱开发方案设计及其实施情况,评价了
会议
南堡陆地油藏目前已经不同程度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亟需攻关解决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根据常规稠油油藏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的显著效果,分析增油机理,确定注二氧化碳
会议
枣35玄武岩油藏生产层位为沙三段,孔隙、裂缝发育,地层原油黏度为1157mPa·s.该油藏从1996年1月投产弹性开采,平均单井日产油70t,从1997年产油出现大幅度递减,注水开发后注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