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来源 :第二届生命健康医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认识潘老,走近潘老,观察潘老行医,救人无数的一个个小故事在《一位好的中医就是一所好的医院》这篇文章中有过记录。如今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回忆潘老送的关爱。如今,经常会记起潘老夜以继日为病人治病,争分夺秒书写医学心得的情景,耳边也会响起他的话语,他说,他认为来到世界上是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事情的。当他已是高龄仍旧不知疲倦的为重症病人治病,家人劝他要注意休息,注意自己的健康,他却说,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也正是潘老的这种大爱的精神,才会为这个世界创造出了太多的人间奇迹。
其他文献
“适者生存,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人体内在所有的脏腑,平时就生存在一个基于36℃至37℃体温的恒温世界里,日夜不停的自我运转。为了保持身体内环境温度的恒定,人体时刻通过与大宇宙连接的各种管道进行温度调节把握身体内在平衡。体温过高或过低时,生命体都会出现异常反应,甚至产生疾病。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探讨困扰当今人类的两大难题:生态破坏与文明冲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早已有了智慧的成果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智慧。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人与大自然应“以和为贵,共生共存”。季羡林老先生认为西方的天人对立思想已经引发出了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今天,只有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能拯救人类。尽管人类认识和
生命智力学是对生命本质最深刻的描述与揭示,生命智力医学依据生命智力学的基本原理而构建,有着非常坚实的科学基础。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或其它医学,只要是有真正的疗效,其原理就一定能够用生命智力学予以充分地描述与揭示。从这个角度来说,运用生命智力学的基本原理,弘扬中医理论,扬弃西医理论,在21世纪重构医学体系—生命智力医学(智医),应该成为当代医学界的历史使命。
著名老中医潘德孚先生生前著有《天下无癌论》一书,余常手不释卷,每每拜读深感同道知音,道出许多中医人士的心声,不愧民间中医的旗手、生命健康医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时值潘德孚潘德孚先生逝世一周年.为表达对先生的追思仰慕,今献一成功治愈血液再生性障碍完整案例,以飨同道.
“医疗是以实践体验医学的真伪,医疗以有无伤害病人体验真伪”.——选自潘德孚《医学真言》潘老先生是中医之灵魂,他敢于揭示现代医学的真伪,揭示市场医学不择手段谋钱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伤害.他的思想和灵魂将唤醒社会,他大量的医案能揭穿西方医学及所谓的高科技医学的虚伪及危害.
时间过得真快,自儿子生病求医转眼已二年多,康复重返工作岗位也快二年了.2013年12月13日儿子因低烧被医院确诊为白血病,辗转金华杭州温州三地求医,三次化疗人已走到鬼门关.2014年3月幸得温州潘德孚老先生救治,服潘老中药90帖即告痊愈.停药休养至2014年11月中旬回单位上班.现今儿子身体健康,工作、学习、生活完全正常.虽中间曾发生一次风波,但有惊无险.
中华医学本来就是全世界最好的医学.但是,能够拥有这种高屋建瓴的见解者,必须拥有贯通中西医学的视野.不过,说的“贯通”,不是要求一定是一个能看病的中医或西医,而是一个理解中西医本质的哲学家.要拥有真正的哲学家的眼光.中医之救助被西医确诊的白血病或癌症的病人,本来就效如桴鼓。
自从儿子发热被诊断为“白血病”四处求医至今,已近五个月了.这五个月发生的一切,真像一场梦,漫漫求医路上不知洒下了多少辛酸泪.自2014年3月16日至今,已服用潘老配制的中药40余贴,目前身体恢复良好。第二次由潘老调整用药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慢慢有了精神,日常饮食已经完全恢复到了发病前的状态。目前经过不到两个月的调理,除了体力尚未完全恢复外,整个人的状态同发病前完全一样,能吃会睡,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群林带母亲去体检,血液中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都超过原定的指标十多倍,加上磁共振成像显示:肝硬化,伴多发性再生结节形成,脾大,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少量腹水;肝左叶异常信号,考虑肝硬化再生结节恶变;这样高级的“科学”检查,探查出来的结果,还怎么不是铁打的案呢?这才使她觉得是一个“晴天霹雳”“脑子一片空白,心痛如绞,”又加上她听了北京某大医院的肝胆科主任的高见,不能不“陷入了深深的无助和恐惧”
既然病人已经是肺癌晚期了,又有脑转移,也表明病已无药可治了,为什么还要再治之以放疗。如果放疗能够使患者马上好起来,这样做也还是有意义的。所好还没有进行化疗。如果再这样一做,必然会使病人更加受罪。但病人家属是不知道实行这建议的结果是使他父亲受难以忍受的痛苦中死亡的。之所以敢治疗这样年高,又被认为得了如此的“不治之症”的,就因为根本不相信这些检查。觉得自己眼前的病人,一望他的气色,不像是个重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