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区域求解流函数和速度势的迭代调整方法及其收敛性分析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函数和速度势是对风场分解的有效工具,在大气环流分析和资料同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全球区域用Poisson 方程求解流函数和速度势及旋转风和辐散风,其解是唯一的,但在有限区域内,由于受区域边界条件限制,流函数和速度势以及风场分解是非唯一的。用流函数和速度势去分解和重建风场,重建的风场与原始风场一致是流函数和速度势求解的标准,减小或消除边界不确定对结果的影响是有限区域流函数和速度势计算及风场分解最重要的问题。本文在Endlich 迭代调整思想上,提出了能准确求解有限区域流函数和速度势且对边界条件要求低的迭代调整方法。该方法相对原迭代思想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只进行一次调整,减少了计算量,并能通过流函数和速度势求出精确的旋转风和辐散风与涡度和散度,风场重建的误差也非常小,很好的克服了以往计算中由于边界条件无法确定而带来误差的问题,故为求解有限区域的流函数和速度势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采用残量校正法对该迭代调整方法进行收敛性分析,其收敛性与x 和 y 方向相邻网格距离大小δx 与δy之比有关,即迭代调整时,迭代调整系数a 和b 要满足一定的关系,在收敛的范围内,迭代渐近收敛速度还与迭代调整系数a 或b 值大小成正比。为了检验上述方法,利用实际风场或流场资料,选择适当的计算区域进行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经纬网格,为了保证迭代收敛,调整系数a 和b 满足b/a=cos2(ψ),且0< a ≤2/(1+cos2(ψ)) ,在收敛的范围内, a 越大,迭代收敛也越快,这与收敛性理论分析相符合;对于不同变量配置的Arakawa A-D 网格,将实际风场资料插值到相应的网格点上进行计算,重建风场的最大误差都非常小,此迭代方法对Arakawa A-D 网格都适用;对于不规则区域海洋表面流场也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流函数分布与海洋正负涡旋相对应,在流速较小的地方,流函数值较小且等值线也稀少,大洋海面的速度势相对流函数来说数值较小,说明海面上的洋流主要为涡旋或旋转流。将该方法应用到Arakawa 四种网格和不规则区域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利用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NCEP每日4次再分析等资料,对发生在粤西地区的两次特大暴雨进行综合对比诊断分析,试图为特大暴雨的预报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这两次特大暴雨均是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充分的水汽、较强的上升运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等有利的条件下产生的.暴雨落区和水汽通量散度负大值区、850hPaθse的高值区、θse等值线密集区、螺旋度大值区、垂直速度最大区中心的走向、落区基本一致,暴雨的
对于降水云系的数值模拟分析以及用飞机机载仪器对层状云的探测取样分析,国内外许多专家已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将数值模拟结果和机载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来验证两者之间的真实性,还尚未开展过。目前,各类云参数化模式生成的云物理量产品主要有温度场、风场、高度场、水汽场和各种云中水成物粒子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状况,而机载云物理探测系统取得的数据和图像资料为温度场、湿度场、高度、航速以及各类云雨粒子的大小、图像和浓
本文利用飞机搭载的Droplet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公司生产的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ounter 和Particle Metrics Inc.公司生产的PMS 系列探头一架次穿云观测的结果,初步分析了气溶胶对云的影响。分析发现,云内外CCN 差异显著,而这一个例的气溶胶数浓度与云滴数浓度、气溶胶数浓度与CCN 数浓度也没有很好的相关关
基于NCEP 再分析资料及MODIS 卫星遥感资料对2010 年11 月30 日到12 月2 日天津地区的一次雾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此次雾过程产生的热力、水汽及动力条件,雾区在可见光通道及红外通道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1)500hpa 环流形势场上亚洲中高纬环流平直,地面处于低压场控制区,无强冷空气活动,有助于雾维持;(2)雾持续阶段,天津及上游地区中低空有暖平流,925hpa 的相对湿度超过
本文利用第四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AR4)的15 个耦合气候模式在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对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环流场的未来时空变化特征与不确定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夏季降水表现出较强的局地特征。其中,我国东部和高原地区的降水在21 世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变暖的加剧而增强,同时模式模拟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也更好,表示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在全球
本文利用中国604 个地面台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全球2.5o×2.5o 分辨率的 NCEP 再分析各等压面温度和环流场资料,从地面和大气垂直热力结构配置及其气候异常的角度出发,诊断分析了2008 年1 月我国南方雨雪冰冻过程的形成。结果表明:冻雨受灾的核心区域约为108oE ~113oE 和25oN~28oN 范围,在该区域内2008 年1 月平均地面气温低于0 ℃,相对于常年明显偏低4-6 ℃,这
随着兰州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大气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影响兰州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也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大气气溶胶对气候、能见度和人体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其影响与颗粒物谱分布有密切关系,然而目前对兰州市气溶胶颗粒物谱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还不很清楚。为此,本研究采用APS‐3321 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和TSI-8533 粉尘检测仪对兰州市2010 年8~10 月0.5
兰州地区地形复杂,植被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对兰州地区局地气候和大气环境影响较大。植被覆盖度是陆面过程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对模式模拟结果有很大影响。已有很多研究工作是研究植被覆盖度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但利用数值模式研究植被覆盖度对陆面过程影响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利用WRF 模式耦合Noah LSM,边界层参数化方案选用YSU 方案,近地面参数化选用Monin-Obukhov 相似理
用GRAPES-Meso 数值模式和LAPS 中尺度局地分析资料做初值场及侧边界,对两种分辨率(2.5km 和5km),采用不同的云物理方案,给定不同的spin up 时间,设计18 种组合方案,对2008 年7 月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做数值模拟,比较不同方案对雨带、雨团分布及降水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用LAPS 资料对雨带和对流雨团的模拟,较直接用NCEP 再分析资料有改进,其模拟的雨区与实况更
利用相关资料,对气候态下我国梅雨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雨不仅出现在长江流域,其北部淮河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都存在梅雨现象。REOF 分析得到位于我国长江、江南和江淮地区梅汛期降水的四个基本型态:长江型、南部型、江淮型和东部型。气候平均我国梅雨区由南向北最早入梅候为33 候、最迟出梅候为42 候。33 候长江以南地区首先入梅,具体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突然跳至18°N 以北,南亚高压脊线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