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报告基因的抗HER2单克隆抗体ADCC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 :2015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五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yyi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转基因细胞法建立抗HER2单抗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效应(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方法:利用Jurkat/NFAT-luc+FcγRⅢα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SKBR3细胞系作为靶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BioGloTM Luciferase Assay sys-tem)进行抗HER2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及方法学验证,并将该检测方法用于不同类型的抗HER2单抗的ADCC效应的评价. 结果:抗HER2单抗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且符合四参数方程式:y=(A-D)/[1+(x/C)B]+D,方法经优化后确定靶细胞为SKBR3细胞,抗体稀释起始浓度为4000ng·mL-1,1:4倍的稀释倍数,效靶比为15:1,诱导时间为20h.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3次独立检测的日内及日间最大FI值及EC50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4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本经3次测定,相对效价分别为(46.27±2.01)%、(71.18±1.55)%、(133.17±9.91)%以及(166.55±15.73)%;对应回收率分别为(92.53±4.01)%、(94.91±2.07)%、(106.54±7.93)%、(111.04±10.48),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且该方法也适用于不同变性程度及各类抗HER2单抗的ADCC效应的评价. 结论:本研究利用转基因细胞法成功建立抗HER2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可作为抗HER2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实施意义,并基于对药学服务的现状提出实施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的检索与研读.根据现有的实证调研结果.分析我国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结果与结
为促进国内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学术领域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足病学组承办,解放军第三。六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糖尿病之友》杂志社联合协办“中国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论坛——2011”定于2011年5月27—29日在美丽的浙江杭州第一世界大酒店(杭州市萧山区湘湖路92号)举行。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量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在参与城市建设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发展诉求。我
有着“千年扶胥,丝路黄埔”美名的广州黄埔区坐拥众多历史文化资源.在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建设中尚存在不足:政策落实和规划指引有待整合;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有待完善;资源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