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海啸预测系统建模

来源 :第九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准确的预报可以争取时间减少损失。然而预报又是个棘手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海啸预报与跟踪系统模型。通过沿海岸上布置传感器阵列,探测海啸发出次声波,根据传感器所采集的信息,运用自适应跟踪算法即可以对海啸定位和跟踪。同时还将这一过程用OPNET软件仿真演示。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设计与研究越来越多地依靠仿真技术手段,尤其是大规模网络设计。卫星星座是今后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网络形态,尤其是作为移动型网络。由于耗资巨大,很难采用实际的网络形式来进行仿真研究,通常要借助先进的网络仿真软件,如OPNET或ns软件。但由于缺乏直观性和拓展硬件接口的仿真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将网络仿真软件OPNET与无线网络硬件系统结合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它通过将网络
移动通信在向4G演进的过程中,对通信速率、质量、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卫星移动通信在全球无缝覆盖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它的缺点之一就是在城区和高密度人口的郊区信号衰减严重,不能很好的保证所要求的通信质量。因此,地面辅助网络CGC/ATC的概念被提了出来以解决这个问题。而卫星-地面集成系统中,卫星和地面的频率复用是几个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首先介绍了地面辅助网络的系统架构,
深空通信中探测器距离遥远,同时星载发射机功率受限,导致地面接收信号非常微弱.此外探测器高速飞行,具有很大的径向速度及径向加速度,使得接收信号中产生了严重的多普勒频偏及频偏变化率,尤其是后者给信号的可靠捕获及后续解调译码带来极大挑战.为此,本文采用了锁频锁相环加联合解调译码接收机的设计思路:结合锁频环动态跟踪范围大以及锁相环跟踪精度高的优点,精确跟踪信号的动态多普勒频偏;再将去除动态频偏后的信号送入
随着日益增多的大型活动、突发的紧急灾害事故及社会公共安全事故,使得集群指挥调度系统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场临时指挥与沟通协调的主要和有效通信手段。常规情况下,数字集群基站是通过地面有线或微波数字2M等传输方式接入基站控制器及核心交换机。故一般考虑卫星传输接入时,也以2Mbps为基本传输速率设置。为提高卫星资源利用率,降低卫星传输成本,研究并验证数字集群基站低速率卫星中继传输可行性具有现实价值意义。
本文从我国卫星、卫通站设备、使用要求等卫星通信要素对高阶调制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并介绍了试验验证的方法及试验结果,得出了高阶调制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应用条件,为卫星通信高阶高效调制在我国的应用打下了基础,相信随着高阶调制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升卫星通信网的传输能力,降低卫星通信的成本,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信息化建设。
卫星通信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地球站遭受反辐射武器攻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反辐射武器灵敏度和卫星通信地球站在不同方向上的全向有效辐射功率(EIRP)计算得到反辐射武器对C、Ku、Ka频段卫星通信地球站信号的截获距离,表明了功率探测可能性,然后分析了反辐射武器攻击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方法、思路。文章分析表明,现有反辐射武器可以截获到C、Ku频段的卫星通信信号,但进行跟踪和攻击还需进行改进,在
本文介绍卫星网络作为IMT-A接入网场景下TCP等传输层协议的面临问题,给出卫星网络环境下传输层协议的增强技术,并根据地面和卫星网络特点,给出基于不同增强技术的Satellite-LTE协议架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地震定位和预报系统模型。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根据传感器所采集的信息,就可以进行算法定位并生成实时的地震活动数据,进行预测处理。同时还将这一过程用OPNET软件仿真演示。
针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分布式地基波束成形方案。该方案中,每个用户波束内部署一个信关站前端,每个前端通过光纤或微波连接到中心站;馈电链路与用户链路共用原用户链路专用的频谱、馈源及反射面天线。与传统地基波束成形系统相比,该方案省去了馈电链路星上专用射频及天线,并解决了馈电链路带宽受限的问题。
针对当前制约卫星信息分发服务系统整体性能提高的分发服务优先级问题,本文借鉴判断矩阵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待分发数据信息(Ready for Send Data Information,RSDI)要素分析模型,建立了RSDI两两比较矩阵定值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权重系数法,并利用该方法建立了卫星信息分发服务优先级算法,该算法有效解决了RSDI分发服务优先级问题,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