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庆市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产科、儿科肝脏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联合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儿科肝脏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学术会议、全国产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2013年重庆市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查的36531例门诊体检及住院儿童(除外因乙肝就诊者及重复检查者)的检测结果,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为0.42%,抗-HBs阳性率为65.50%,HBeAg阳性率为0.78%,抗-HBe阳性率为9.03%,抗-HBc阳性率为16.81%,全阴性率为31.70%.H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缓慢升高,抗-HBs阳性率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全阴性率与抗-HBs阳性率随年龄改变呈相互对应的变化趋势.共检出19种HBV血清学模式,以"仅抗-HBs(+)"模式检出率最高(51.318%),其次为全阴性模式(31.705%),余1 3种模式检出率波动于0.003% ~ 0.339%之间.各血清学模式中,仅"抗-HBs(+)抗-HBc(+)"模式检出率存在明显性别差异(X2 =7.329,P=0.007).结论:重庆市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有效降低了儿童HBsAg阳性率.本市儿童HBV血清学模式以"仅抗-HBs(+)"模式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全阴性模式,各血清学模式检出率无明显性别差异;6月龄内儿童血清HBeAg(+)应考虑母体传递可能,需密切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手足口病近年来在我国暴发和流行,严重威胁患儿的身心健康.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病原,EV71感染往往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但是EV71感染神经受累的
会议
  目的 了解2010年~2014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肠道病毒.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0年~2014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人口统计学资料、
会议
  目的:分析儿童社区获得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感染导致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例MRSA感染致坏死性性肺炎患儿
会议
  目的:测定肠道病毒71型(EV71)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毒载量,探讨EV71病毒载量与各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9月本院收治的实验室确诊为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
会议
  目的:通过184例儿童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征及转归的研究,提高对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儿童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
会议
  目的: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在我科住院的出生第一天便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各年龄段新生儿的性别、胎龄
会议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婴儿肝炎综合症(IHS)合并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为是否早期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月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
会议
  目的 了解儿童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和耐药模式.方法 分析南京市儿童医院2012年2月-2014年9月住院患儿粪便及关节腔液细菌培养出沙门菌株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应用沙门菌
会议
会议
  目的:Citrin是SLC25A13基因编码的一种线粒体溶质载体蛋白,在糖有氧分解、糖异生、尿素循环以及蛋白质和核苷酸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SLC25A13基因突变将导致Citrin缺陷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