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种多寄主型寄生蜂在葡萄园及临近半自然植被中的分布

来源 :中国昆虫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61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共同寄生一种卷叶蛾Epiphyaspostvittana (Walker) (Lepidoptera:Tortricidae)的两种多寄主型寄生蜂Dolichogenidea tasmanica (Cameron) (Hymenoptera: Braconidae)和Therophilus unimaculatus (Turner) (Hymenoptera: Braconidae)在葡萄园及周边半自然植被的分布;比较两种寄生蜂对E.postvittana在两种寄主植物Vitis vinifera L.,和Plantago lanceolata L.上的寄生率;以及明确两种寄生蜂的寄主范围. [方法]通过2年田间试验,利用先锋植物-昆虫系统比较E.postvittana在阿德莱德山区8个葡萄园及临近半自然植被中的寄生率, 同时比较E.postvittana在两种寄主植物V.vinifera,和P.lanceolata上的寄生率.在每个试验地周期性地采集天然存在的卷叶蛾幼虫,用于分析天然寄生率和主要寄生蜂的种类. 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分析鉴定田间采集的被D.tasmanica和T.unimaculatus 寄生的卷叶蛾幼虫种类并比较这两种寄生蜂的寄主范围.[结果]T.unimaculatus主要分布在葡萄园邻近的半自然植被中, D.tasmanica主要分布在葡萄园.D.tasmanica对E.postvittana在V.vinifera上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在P.lanceolata上的寄生率.D.tasmanica和T.unimaculatus为寄生天然卷叶蛾幼虫的两种主要寄生蜂,DNA条形码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寄生蜂共同寄生多种卷叶蛾寄主.[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共同寄生同一类卷叶蛾的多寄主型寄生蜂偏好不同的寄主环境,这种生境偏好可能是由农田生境及其临近半自然植被中的多种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综合决定的.葡萄园周边半自然植被并非总能为葡萄园提供特定天敌的自然生物防治服务.
其他文献
  [目的]华北大黑鳃金龟既定之脱乙酰基酶5属于第3类,据报道只有几丁质结合区一个结构域,本实验想通过RACE方法获得其全长,并与载体链接,研究其功能。[方法]通过对几种鞘翅
  [目的]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苷辅酶,阻断N-乙酰葡糖胺(GlcNAc)单体聚合形成几丁质,昆虫因表皮中几丁质微纤维形成受阻而异常蜕皮,幼虫
  [目的]近年来灰飞虱成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已进化出对不同类型的常规杀虫剂的抗药性,引入和评估新型杀虫剂氟啶虫胺腈对灰飞虱亲代和子代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为延
  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广、种类多,给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长期以来主要以化学方法防治植物寄生线虫,人工合成的杀线虫剂,毒性高,易导致线虫产生抗药性,
  螟虫Sugarcane borer是甘蔗(Saccharum officenarum L.)作物上发生最普遍、最重要的害虫.古巴蝇Lixophaga diatraeae (Townsend)学名为螟利索寄蝇,属双翅目寄蝇科,原产地美
  [目的]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害虫生物防治资源.[方法]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山东省邹城花生田的昆虫病原线虫JNR进行了鉴定,研究了其生物学特
  [目的]探索异色瓢虫幼虫橙红色突变体的遗传性状,并就突变对其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建立橙红色幼虫突变体与正常黑色幼虫品系,按照孟德尔遗传学实验进行
  [目的]测定昆虫病原斯氏线虫Steinernema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对地下害虫蛴螬、小地老虎及黄曲条跳甲幼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建立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
  节肢动物细胞内共生菌Wolbachia可调控宿主的生殖行为,在生物防治和疾病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高温处理导致共生菌调控宿主生殖方式的改变或弱化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给烟草造成严重损失的重要病害,主要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研究媒介昆虫蚜虫与病毒互作的特性将为该病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