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在肝硬化患者的群体药动学特征,探索影响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制定科学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57例使用伏立康唑治疗或预防真菌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共166个谷浓度点(Cmin)。利用NONMEM程序进行群体药动学分析,考察患者人口学特征、生化指标、合并用药以及CYP2C19基因型等协变量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并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伏立康唑在肝硬化患者的药动学特征可用一级吸收和一级消除的一房室模型描述。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群体典型值分别为清除率(CL):0.582L/h,表观分布容积(V):134L,生物利用度(F):80.8%。血小板对CL有显著影响。讨论本文建立了伏立康唑在肝硬化患者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最终模型显示血小板对伏立康唑CL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胆红素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通常作为反映肝功能的标志物,一项针对肝移植的研究显示,胆红素和INR能显著影响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然而本研究未发现胆红素和INR对CL有显著影响,可能与样本量少且只有谷浓度有关,也可能是血小板相对于胆红素和INR在肝硬化时变化更为显著。大量的研究证明CYP2C19基因型能显著影响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本课题组已发表的一项伏立康唑在肾移植受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CYP2C19基因型显著影响伏立康唑CL,慢代谢者(PM)血药浓度高于中间代谢者(IM)和快代谢者(EM),然而本研究未发现CYP2C19基因型对伏立康唑药动学有影响,这可能由于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伤严重,CYP2C19代谢酶活性显著降低,导致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肝硬化患者不显著,相比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肝功能对伏立康唑药动学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肝硬化患者的伏立康唑CL显著降低,易发生代谢饱和,使伏立康唑浓度呈非线性升高,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因此降低给药剂量和/或延长给药间隔是必要的,同时也应增加治疗药物监测(TDM)的频率,TDM在协助临床医生进行伏立康唑剂量调整发挥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