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二级预防现况调查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1980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近3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二级预防控制情况,为规范冠心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1.1-20011.12.31在本院行冠脉介入的住院病人的病史资料,调查住院期间药物的使用,并随访患者二级预防控制情况.结果:共调查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238例,其中女性占35.3%,男性占64.7%。冠心病患者中心肌梗死患者16.4%,心绞痛79.8%,缺血型心肌病3.8%。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5.3±14.5岁。冠心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占63.9%,合并糖尿病者占21.8%,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占14.3%,男性患者中吸烟史比例为55.2%,住院前仍在吸烟为36.4%,女性患者中吸烟史比例为7.1%,住院前仍在吸烟为3.8%。住院期间阿司匹林的使用率达到96.6%。结论:1.冠脉支架植入患者住院期间阿司匹林使用率接近100%,而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比例均在90%左右。2.出院后二级预防药物,阿司匹林依从性最高,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住院期间,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住院期间控烟做的很好,但出院以后近半数的患者出现复吸,尤其是男性患者。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目的:跨专业教育的实现,跨专业学习和教育相结合,即由来自多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设计、讲授跨专业课程.使大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方法:通过问卷方式回答以下内容:(1)合作课程,即由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共同设计、讲授.(2)整合讲授课程.围绕着一个比较复杂的、涵盖多学科的主题来进行的大型课程.由一个小组领导来协调和设计规划整个课程,而来自不同部门和学科的教师分别讲授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文阐述了RELAX-AHF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在1161名急性心衰的患者中评估重组人松弛素2静脉注射48小时的疗效,结果显示:该药改善气促症状,180天内死亡率较低,在选择性急性心衰患者中重组人松弛素可能获益。在心衰的装置治疗中两个研究值得关注。MADIT-RIT研究在1500名安置工CD的患者中随机评估三种室速监控程序,结果表明:采用高频率或延迟治疗的方式比常规方式能够降低不合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的变化及替米沙坦治疗对Lp-PLA2活性的影响,探讨Lp-PLA2活性与冠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替米沙坦的干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因拟诊冠心病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66例,按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40例)与正常对照组(26例),冠心病组根据病变支数再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三个亚组;根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