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对聚合硅酸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铁处理黄河水效果及生成絮体的影响

来源 :中国精细化工协会第五届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强化混凝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是控制消毒副产物的主要方法,pH是影响强化混凝过程的主要因素。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在pH对混凝效果和混凝机理的研究上,而对在不同pH下生成絮体的物理性质研究较少。本文采用聚合硅酸硫酸铁(PFSS)和聚合硫酸铁(PFS)两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处理黄河水,在最佳投药量下,研究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发现两种混凝剂均在pH=5.50时对有机物有最好的去除效果。结合混凝前后絮体zeta电位的变化,分析了两种混凝剂在不同pH下的混凝机理。通过颗粒粒度分析仪在线观察混凝过程中絮体粒径的生长过程,发现pH对PFSS生成絮体的速度影响较大,对生成絮体的大小影响不大;在pH=4.00时,PFS未能生成具有稳定粒径的絮体,当pH≥5.50时,pH对其絮体生长影响不大。对生成的絮体施加强剪切力,通过观察絮体中位粒径变化来考察pH对絮体强度以及破碎再生能力的影响(分别以破碎因子Bf和恢复因子Rf表示)。结果表明,在pH=4.00时,PFS生成的絮体强度大,絮体不易破碎,破碎后絮体恢复能力较强;当pH≥5.50时,PFSS生成的絮体强度大,絮体不易破碎,而破碎后絮体的恢复能力较差。
其他文献
自然界的水不但是人类存在的必需物质,也是现代工农业的生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扩大,人们已愈来愈感到水是数量有限,而又不能用其他物质来替代的宝贵资源。本文介绍了
介绍微生物控制的重要基本观念,叙述处理方案的成效及考虑要素,并推荐多功能新药剂、ATP现场检测在微生物控制方面的应用。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2-氨基-5-苯基-1,3,4-噻二唑(APT)在0.5mol/L硫酸中对碳钢的腐蚀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PT为混合型缓蚀剂,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力学,阻抗参数
X-206是以葡萄糖酸盐、锌盐、有机磷、聚马来酸酐为主要成分的新型低磷阻垢缓蚀剂.试验证明:X-206新型低磷阻垢缓蚀剂集阻垢、缓蚀、分散性能于一体,具有抗氯性及抗氧化性的特
以生物发酵产品柠檬酸和衣康酸为主要原料,分别合成了无磷阻垢分散剂丙烯三羧酸-丙烯酸共聚物和衣康酸均聚物,利用马来酸酐合成了聚环氧琥珀酸.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多元复合药
GO-605具有清洗、预膜、缓蚀阻垢多功能作用,因此可以在水处理、清洗、预膜、正常加药处理中,一药多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工业用水和药剂同时也为装置提供了更多的生产时间,为
以天冬氨酸为原料,采用热缩合方法合成聚天冬氨酸。采用红外光谱对聚天冬氨酸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不同分子量、离子浓度、pH值等因素对聚天冬氨酸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
北京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末成功研制了1台整体分离环重离子射频四极场(RFQ)加速器ISR-1000,近年来经升级后它可提供1 MeV/2 mA氧离子束流。为提高RFQ加速器在较高能量下的加速
采用消失模铸渗工艺制造表面复合材料铸钢犁铧,研究了犁铧铸渗用耐磨涂料的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耐磨涂料的主要固体组分为:WC粒度0.34mm,含量为55%~65%,铬铁含量为8%,添加剂1%,余量
论文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脱水絮凝剂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作了评述。内容包括:有机高分子污泥脱水剂的种类,如合成型有机高分子污泥脱水剂、天然高分子改性型污泥脱水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