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公平与质量的平衡

来源 :第四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h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基于公平视角的教育质量保障政策话语范式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然而一系列具有永恒意义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回答。例如,谁决定这些政策话语,这些政策话语是在什么语境中提出的,基于何种目的,代表谁的利益以及谁将从中受益,其中,最后一个又是最关键的问题。宏观教育范式只发生了微小变化,仍然无法从微观角度有效实现学习者中心的教学,学习和课堂活动。基于全球范围学习效果调查的高质量全民教育(EQFA)评估中采纳了一些新的举措,这些举措都可以囊括在目前所能了解的有关学习与教学的新教育范式之内。但是,笔者坚持认为,那些"为了研究而进行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学术团体中,对教育政策制定和具体教育实践的影响微乎其微,由此所构建的所谓有关学习和教学的新教育范式对于学习者和教师的意义非常有限。这表明教育标准以及达到这些标准的措施应该按照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来制定,而不能是单纯的公平与质量的平衡。这些对公平和多样性的关注反映了公众对从国家或国际层面制定的外部标准的警惕。确保每个人有权接受高质量全民教育仍然是2l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开始被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阶段.高中政治中所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以逼迫学生死记硬背为主要教学方式.这不仅会阻碍政治教学水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推动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教育行动研究是实现教
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例,对多媒体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积极探索,以不断提升技师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解兴武《艺术的模湖思维》(载《文艺研究》1991年第2期)一文中以模糊系统理论考察了艺术流程中的模糊态,并分析了艺术要素的模糊性。文章认为,“模糊”已升华为一种新型的异
  本文以笔者的个人经历为引子,通过陈述四个前后相继又不断递进的观点,将自己对于教育研究以及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思考进行了一次较为细致的梳理。在对前人观点的不断反思中
会议
本文在论述电控系统可靠性模式的同时,结合笔者近年来对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工作及国内外案例[4][5][6][7][8],集中研究了电控系统设计中的人——机界面问题;尤其给出了人的可靠
初中物理中科学概念的确立、定律和原理的发现,无不有着坚实的实验基础.精心设计的实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可以把许多学生感觉相对抽象和复杂的科学概念,在实验中转化为直观、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政府强烈希望加强自身高等教育系统的全球竞争力、吸引海外学生并为本地公民创造更多教育机会,为此,部分政府已经尝试与海外学术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
会议
你对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体现在你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 环球巡回展览中,这对你的艺术和你的国家都是一份献礼。 ──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 第一次知道李自健,是那幅联合国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爱上阅读与写作,甚至达到“一日无书,食肉不香”的境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