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示踪剂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双燃料发动机缸内混合气分层

来源 :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燃料压燃(RCCI)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发动机新型燃烧方式,能在小负荷到中高负荷范围内实现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为了将RCCI 拓展到更高发动机负荷,需要对其缸内燃料分层和燃烧过程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在一台双燃料光学发动机上,采用燃油-示踪剂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PLIF),对RCCI 着火前的缸内燃油分层进行了定量测量,选用甲苯作为示踪剂,利用266 nm 脉冲激光来激发甲苯荧光,发动机转速1200 r·min-1,平均指示压力为6.9 bar,气道喷射异辛烷,缸内在上止点前10°喷射正庚烷.采用燃油-气体绝热混合假设,对PLIF 测量结果进行了温度不均匀性修正,以上止点后5°曲轴转角时刻下的测量结果为例,不修正相比修正测试区域内的最大当量比高估15%,而最小PRF 数则低估14.8%.根据测得的试验结果,利用Chemkin 软件分析了活性,浓度和温度分层对燃烧滞燃期的影响,结果显示燃料的活性分层和浓度分层共同决定RCCI 的着火滞燃期,其中活性分层的影响要大于浓度分层,而温度分层对着火滞燃期的影响很小.RCCI 燃烧过程自发光的高速成像结果表明,着火过程首先出现在燃烧室边缘的高活性区域,随后火焰向燃烧室中心处的低活性区域发展,碳烟辐射光图像显示碳烟主要形成于燃烧室边缘的高活性区域.
其他文献
  本研究将PODEn 作为一种含氧燃料组分添加到宽馏分燃料(G50)当中,形成一种宽馏分含氧混合燃料,并在一台小型四缸柴油机中进行了燃烧与排放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三组分
  构建D19 共轨柴油机一维仿真模型,通过计算得到进气歧管及缸内的压力、温度等参数,将其作为CFD 计算的边界及初始条件,构建气道-气缸CFD 模型,并在螺旋气道直流段进气截
会议
  研究表明通过结合预混和燃料含氧两方面优势,汽油/柴油/PODE 三组分燃料(GDP)使用中等废气再循环(EGR)率能够在保持高效率的前提下打破NOx 和碳烟排放的折中关系.本文中,
会议
  柴油机喷嘴内的空穴流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燃油的雾化效果,继而影响整机的排放特性。而喷嘴内的空化现象分为几何诱导空化和线空化,几何诱导空化已被研究的比较透彻,而对线空
  本文以匹配了VGT 的D19 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机型,采用GT-Power 和AVL Fire 构建了一维热力学整机和CPF 三维仿真模型,针对3000r/min,50%负荷工况,研究了后喷策略耦合EGR
会议
  针对不同结构形状喷孔内空化流动及近场射流雾化的问题,基于数值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 种不同锥度喷孔内空化流动与近场射流雾化特性。结果表明,随锥度的增大,喷孔
  为了研究柴油机微纳米颗粒物的荷电凝并效果,进一步提升DPF 的过滤效率.对荷电凝并前后的柴油机颗粒物进行采样,分析颗粒物的荷电性能及凝并效果,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会议
  选取环烷酸铈溶液作为燃油催化再生添加剂(FBC),配制质量分数为50mg/kg、100mg/kg、150mg/kg 和300mg/kg的混合燃油,记为F50、F100、F150 和F300.在发动机台架上研究FBC
会议
  将聚合度为3~8 的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按照体积分数为10%掺混于柴油中制备P10 燃料.研究了P10 燃料对柴油机排气烟度和颗粒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
会议
  通过添加甲醇和乙醇两种含氧燃料得到E10、E20 和M5、M15 燃料,对直喷汽油机起动过程的微粒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燃用不同比例的乙醇汽油时在5-25nm 和25-50nm 段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