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醇法环氧丙烷生产中皂化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来源 :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防治现场经验交流会暨2013年度氯碱行业环保工作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ui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醇法环氧丙烷生产技术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最大制约中国环氧丙烷行业发展的因素是氯醇法生产工艺产生大量高浓度氯化钙皂化废水的污染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氯醇法环氧丙烷皂化废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基于其中若干关键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结果,从应用和工程化的角度对该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特别强调了未来工业化过程开发将面临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将皂化废水中的氯化钙转化为较高价值超细粉体碳酸钙,同时回收利用废水,建立一个完整的氯醇法环氧丙烷生产循环经济体系,形成经济高效的绿色工艺是可能的.皂化废水污染不仅能够得到治理,而且将得到充分利用.一个配套6万吨/年氯醇法环氧丙烷生产能力的皂化废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装置,每年可得到10.0万吨商品碳酸钙,回收12.0万吨工业盐、工艺用水250万m3,减少废水排放250万m3,实现利税6000万元.
其他文献
采用固相反应法,使用廉价原料制备了化学式为Y3-xCaxSnxMn0.02Fe4.98-xO12(x=0.1,0.2,0.3,0.4,0.5)的铁氧体材料,x=0.3时,铁磁共振线宽△H降低到了1.2kA/m以下,而居里温度Tc仍保持在200℃以上.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Gd3+取代的石榴石铁氧体,研究了Gd3+取代量对铁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d3+取代量增大时,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明显下降,铁磁共振线宽△H、自旋波线宽△Hk、温度稳定性呈增大趋势.
本文利用有机金属化合物分解法成功制备了系列Al掺杂的BaM样品,经SQUID、BFMR、AFM、MFM等表征后发现:随着Al含量的增加,其磁晶各向异性场有所增加;且在200-300 K温度范围,制备的纯BaM样品的各向异性场变化率仅为3.57%,十分有利于器件设计.
为满足器件宽带化、高功率的要求,研制了2-6GHz铁氧体隔离器.介绍了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利用HFSS建立仿真模型并优化,研制出的隔离器在-55℃--+85℃范围内达到了电压驻波比VSWR≤1.67,正向损耗α+≤1.41dB,反向损耗α≥12.2dB;外形尺寸707020mm 3(max);可承受平均功率30W.
带线环行器中由于各种加工因素造成了铁氧体腔体中不可避免的气隙,本文使用HFSS仿真软件,分析并讨论了带线环行器中的气隙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解释了各种调试手段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仿真设计阶段增加气隙以提高计算精度的设计思想.
本文通过高介电常数介质加载、一体化匹配与数字集成驱动等技术运用实现了S波段5位非互易铁氧体移相器的小型化与快速转换设计,最终设计指标:移相器总长度小于200mm,两端口均为同轴接口,器件的饱和相移400°,移相段部分单位长度相移量优于3°/mm、相位转换时间小于10us.
本文叙述了小型化8毫米矩形谐振腔带通滤波器的工程设计及其在毫米波混合集成电路中的应用结果.器件性能优良,输入、输出采用玻殊探针从H面耦合,便于集成和减小体积.设计中导出了计算不对称横隔膜片宽度的近似公式,结果与实际比较符合.
介绍了当前电石法PVC行业氯化汞触媒应用情况,将超低汞触媒的生产工艺与传统触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比较.并指出,超低汞触媒的生产工艺所采用的浸渍吸附方法决定了其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汞等原料远比传统工艺要少很多。
本文通过对聚氯乙烯工业中常用的传统离子交换树脂脱盐、膜法(加树脂)脱盐和E-Pack绿色脱盐技术三种给水脱盐技术的比较分析,对改造后的E-Pack脱盐水技术的工艺流程进行了阐述,并指出E-Pack绿色除盐技术的推广应用,更节水、更环保、更经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对中国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MDI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盐水.通过氧化和吸附作用除去其中的苯胺等有机物,回收氯化钠和水,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