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扭转法制备块体纳米纯铁的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第六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纯铁在高压扭转(high pressure torsion, HPT)变形过程中的组织和硬度变化以及变形后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纯铁硬度随着转数的增加显著提高,最高硬度可达5.3GPa。在同一转数下,纯铁的硬度沿半径方向增加。显微组织观察表明,HPT具有较强的晶粒细化能力。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粒逐渐变细。经过50转HPT后,得到了纳米晶粒组织。热处理后的组织研究表明,HPT制备的纳米组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以Al(NO3)3·9H2O和NH3·H2O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沉淀反应条件,制备得到不同Al2O3前驱体,对其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用X射线衍射(XRD)对煅烧过程的物相变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了煅烧温度以及添加剂H3BO3对煅烧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形貌和粒度进行了表征。
潜艇、鱼雷等水下航行器在海洋中航行时,由于速度和压力脉动形成流体阻力和噪声,导致航速和水下航行器的作战性能降低。因此,研究并开发航行器表面涂层减阻技术对提高航行器的性能,增强国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喷涂聚脲弹性体(Spray Polyurea Elastomer,简称SPUA)技术,制备了具有海豚表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力学特性的聚脲复合柔性减阻涂层。
在超声波的作用下通过溶液法制备了尼龙6(PA6)/膨胀石墨(EG)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导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EG被剥离为纳米石墨片分散在基体中,促进了导电网络的形成,致使复合材料的逾渗阈值仅为0.65%(vol)。随着EG的加入,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很大的提高,而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略有下降。逾渗理论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导电临界指数t=2.0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合成了H型两亲性液晶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与2,2-二氯乙酰氯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对称的四官能团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偶氮苯单体6-[4-(4-乙氧基苯基偶氮)酚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M6C)的ATRP反应。利用凝胶色谱(GPC)与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与其结构组成,利用偏光显微镜(POM)对聚合物的液晶性进行了初步表征。该系列液晶嵌段共
以Al粉、SnO粉和热爆剂为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出了SnO2纳米线,并进行了SEM、XRD和HRTEM分析。结果表明,SnO2纳米线的直径约10~1OOnm,长度为宏观量;其X-射线衍射谱与标准的SnO2衍射谱完全一致,属于金红石结构;SnO向SnO2的转化率达10%~12%。以SnO2纳米线为例,探讨了一维纳米材料的一种新的合成机理。研究认为,热爆形变合成法包括燃烧合成和喷射成形两个基
短切碳纤维分别用空气氧化、稀土处理和液氮低温处理,然后用SEM、XPS技术来比较处理前后纤维表面的变化。结果发现三种表面处理都能显著增加纤维表面积并且在表面生成许多活性官能团,增加了纤维的表面活性,进而提高了纤维与聚酰亚胺树脂的界面黏结强度。采用静态三点式弯曲负荷测定未处理及处理碳纤维增强的聚酰亚胺的弯曲性能。采用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碳纤维经过表面改
近年来,作者用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技术分别对硬质合金和氮化硅陶瓷刀具进行了镀膜改性尝试。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所得TiN、TiCN和TiAlN涂层刀具硬度高,纳米硬度分别为26~28GPa、50~53GPa和38~40GPa;膜基结合力强,纳米划痕临界载荷达80~110mN。所得TiN、TiCN和(Ti,A1)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能够在工业条件下对硬度高达HRC58~62的淬硬CrWMn钢进行干切削
本文介绍了一种低压片状模塑料绝缘板,讨论了低压片状模塑料的特殊增稠特性以及由低压片状模塑料压制而成的绝缘板的一些性能特点。
将偏钨酸铵-硝酸钴-硝酸镍液相复合,并经过喷雾干燥处理后形成了复合氧化物前驱体,采用CO/CO2为还原碳化气氛,利用固定床气固反应法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碳化钨-钴-镍(WC-Co-Ni)纳米晶复合粉体。通过XRD、 SEM、 EDS和粒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粉末样品的形貌、物相组成、化学成分、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C-Co-Ni粉体由缺碳六方WC相、立方Co相和立方Ni相组成,化学成分为W、
为了探索NEPE复合固体推进剂微观结构特征以及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各组分在推进剂中的微观存在形态和相互作用对含能组分的影响,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微观形貌以及用选择性溶剂溶解出不同组分的方法,对NEPE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基本确定了推进剂微观形貌中固体颗粒的物质属性。同时,通过半经验量子化学(AM1)计算,研究了黏合剂PEG对增塑剂NG热分解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推进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