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拖网网板水动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15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ren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2009/2010 渔季起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进行商业性捕捞,虽然捕捞产量已达到6 万余吨,但技术瓶颈仍是制约我国南极磷虾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拖网网板的水动力性能是影响南极磷虾拖网捕捞效率和渔获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提高网具在低拖速下的扩张性能,自主设计了一种南极磷虾专用拖网网板,并分析其在不同迎流冲角状态下的水动力性能.水槽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升力系数(CL)和升阻比(K)随冲角的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阻力系数(CD)随冲角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升力系数最大值CLmax=1.436(冲角α=30°),此时CD=0.649,K=2.213,升阻比最大值Kmax=4.671(α=10°),此时CL=0.981,CD=0.210;工作冲角范围为10°–30°时,网板升力系数CL>0.98 且升阻比K>2.21.比较了不同结构型式网板的水动力性能,南极磷虾拖网网板具有阻力系数较低、升阻比较高的优点,可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南极磷虾拖网网板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Ozone is an important reactive gas in the troposphere,it has been frequently used to estimate atmospheric oxidation capacity.However,there are few data of surface ozone over the Arctic Ocean,especiall
会议
利用 2011年~2014年MODIS 云产品数据对北极地区夏季卷云的出现概率、云顶温度、云顶高度、光学厚度、有效粒径大小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了北极地区夏季卷云有效粒径大小和卷云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北极地区上空夏季卷云出现概率最高,水云较少.卷云云顶温度主要分布在230~272K(即-43~-5℃),其云顶高度主要在2~8km,4.5~6km 出现概率最大.卷云的光学厚度主要在小于10 范围内.
An extensive survey of dayside diffuse aurora based on optical observations at Yellow River Station showing eastward or poleward drifting.(5)The stripy DDAs are exclusively observed near the MLN and,m
介绍国产南极天文科考平台的维修及改进情况,介绍今年上南极的风能、太阳能子系统的测试或验收情况,介绍国产平台的清洁能源系统。
会议
影响地基光学天文望远镜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天空背景、水汽含量、光学湍流等.地基光学望远镜的星像质量与大气光学湍流密切相关,我们将折射率起伏主要是由温度起伏引起的湍流称为光学湍流,量度这种折射率起伏强度的量为折射率结构常数2n C .目前,南极近地面层Cn 2数据的获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各种仪器进行测量,即通过测量温度起伏、光强起伏、到达角起伏、雷达回波信号等,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的假定下得到Cn
We present the initial results of Cn2 measurement at Taishan station using micro-thermal sensors and a three-dimensional sonic anemometer at height~2.0 m above the snow surface.The site testing experi
会议
光学湍流的预报在光学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天文观测站在选址、设计和运行时都需要监测台址区域内光学湍流强度的时空分布。近年来,我国在南极的天文项目快速发展,对南极区域的大气光学湍流时空分布的研究是一项亟需开展的工作。探空测量大气光学湍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测量方式受到环境的极大制约。介绍了基于光学湍流参数化方案,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预报大气光学湍流强度廓线的方法。通过在
中国之星小望远镜CSTAR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南极天文望远镜.2008年3月至7月,CSTAR 观测南天极附近天区并获得约20,000 颗星的i 波段光变曲线.通过分析这些光变曲线,我们认证了(1)53个双星系统,包括24个分离双星、8个半相接双星、18个密近双星和3个椭球变星(ApJS,2015,217,28);(2)10个类木行星候选体(ApJS,2014,211,26).我们求解了掩食双星和行
会议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xaminations of phytoplankton species 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on the investigation data i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Ocean during 1989-2014.Using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
会议
甲壳类动物在海洋或淡水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鱼、虾类的主要天然饵料,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年龄鉴定方面。本文在简要介绍传统鉴龄方法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脂褐素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对脂褐素鉴龄的两种方法:组织学技术及生物化学技术,进行了详细总结;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甲壳类动物年龄鉴定提供思路,为该物种的管理和生态系统的变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