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与肩关节不稳的临床诊断与影像学检查

来源 :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像学对肩袖损伤和肩关节不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肩关节造影或MRA检查发现造影剂通过撕裂的关节盂唇漏出,达肩胛下肌.CT对骨性Bankart损伤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关节盂唇损伤在CT扫描造影(CTA)时,表现为低密度的软组织影,在关节盂附着处断裂或消失,并伴有小的撕脱骨折块.CTA被认为是诊断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损伤最简单而理想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静脉配置中心审方工作对提高医嘱合理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12月(干预前)和2014年1-12月(干预后)配置中心静脉用药医嘱各400例,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同期相比,静脉用药不合理率由0.41%,下降到0.33%,医嘱纠正率由69.40%上升到90.04%.结论 临床药师联合多种形式的反馈及行政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配置中心静脉输液的合
会议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儿的药学监护切入点.方法 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儿治疗的全过程,从化疗、抗感染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关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患儿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对治疗过程的药学监护,患儿肺部症状得到改善,化疗方案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减少药物损害,并且提高了患儿用药的依从性.
会议
目的 总结药学服务经验,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治疗过程,实时提出建议,干预不合理用药,为医师、护士、患提供相关药学服务,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有关的损害,避免不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提供多样化药学服务,对规范合理用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议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实践过程,探索临床药师的工作方式及思维方法.方法 参与1例卵巢癌伴铂过敏患者的治疗,充分利用专业背景,在给药方案的设计,药物不良反应的监等环节,作为临床治疗团队一员,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的临床治疗团队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铂过敏患者可以在有效的铂脱敏治疗方案后获得最优的治疗.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有利于发挥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会议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胺碘酮不良反应处理及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针对常规剂量胺碘酮导致长QT间期综合征的病例进行分析,针对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防治建议,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及药学监护,患者QT间期逐渐缩短,血钾趋于正常水平,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救治及药学监护工作可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会议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对门静脉炎及药物热两种疾病的认识,探讨该患者的用药经过及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了解该患者疾病发展过程并查阅文献资料.结果 该患者诊断为阑尾炎继发门静脉炎,经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后的再度高热为万古霉素导致的药物热,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学习总结门静脉炎的诊断及治疗,临床用药需小心谨慎,在过敏体质患者对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更需警惕药物热的可能.
会议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改善情况.方法 使用我院信息系统调取从2013年7月-2014年2月我院住院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选取2014年1月使用情况详细数据进行点评,干预后采用相同方式调取2014年7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后,盐酸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量有所下降(20.6%),各个科室用药剂量有所下调、疗程缩短,该药物的使用费用下降
会议
目的 通过对我院TP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止吐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观察托烷司琼对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的防治,评价单纯化疗前或化疗前后两种不同给药时机给予止吐药对TP方案化疗患者止吐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止吐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序号顺序逐一选择的原则,选取我院2014年4月1日起使用TP方案(T为紫杉醇,P为顺铂)的化疗患者40例,其中化疗前给予止
会议
目的 对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进行随访。方法 分析127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于我院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27例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纳入标准如下:(1)年龄大于50岁;(2)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支持骨关节炎诊断;(3) Ahlback分级为Ⅰ-Ⅲ级。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ing Committee,IKDC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ankle soft tissue impingement syndrome,ASTIS)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踝关节反复扭伤[1],导致关节内周围组织出现滑膜炎性反应,过度增生、肥厚组织或瘢痕嵌入关节内并受到撞击,当踝关节背伸或内外翻活动时出现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综合症状,临床上以前踝的撞击较常见.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成熟,采用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手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