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的探讨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肝病治疗进展与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查阅了近几年相关的文献和资料。结果:概述了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论: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还有诸多因素值得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小鼠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制成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IFN-γ、左旋氧氟沙星(LVFX)、IFN-γ+LVFX
会议
目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院2005~2007年门诊中药饮片的销售情况。方法:通过医院电脑管理系统统计我院2005~2007年门诊中药饮片销售的相关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论:通过对
[目的]研究重组p53腺病毒(RAd-p53)、E1B蛋白缺陷型溶瘤腺病毒(E1B--OLV)及化疗药物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方法]分别用RAd-p53、E1B--OLV、紫杉醇感染人乳腺癌细胞系
本文探讨了慢性肝病的治疗策略、肠道菌群的功能,对肠道微生态与肝病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肠道菌群的调节及其代谢影响。
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对耐唑类菌株有效的药物研究已成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迫切需要,笔者现以抗真菌药物现状及临床应用、各类抗真菌药物特
由于卫生防疫工作的社会性和多学科性,难以用单一或某一方面的指标来评价,而应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关键是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本课题主要研究师团两级部
美,有多少种?看看大自然就应该知道。可是,在当代,在人类,特别是女人,美似乎只剩下一种,女人们拼命显摆的似乎只有一种姿态。2009年的一天,一个17岁的女孩,忽然盯住桌上的维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导致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是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疗法.我们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分别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和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并对两种干扰素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α)和甘草酸单铵(β)不同配比对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退黄降酶作用,并比较哪个配比作用较佳。方法:利用CCL4致动物化学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清
会议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的18α-、18β-甘草酸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探讨临床应用合理比例。 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α-甘草酸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