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AT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BCAT1 基因在急性髓系白细胞(AML)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探索BCAT1 表达水平对AML 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及对细胞DNA 损伤修复机制的作用。方法 应用q-PCR 检测332 例正常核型AML 病人的BCAT1 基因的表达,根据BCAT1 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组,并对各组患者之间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病灶边缘切除+自体腓骨移植重建胫骨+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疗效。方法:对10例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儿童进行追踪随访,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行胫骨病灶骨膜下边缘切除,保留胫骨后壁,所遗骨缺损以自体健侧腓骨移植加钢板内固定重建。
目的 颈椎结核破坏椎体常导致颈椎后凸畸形并造成脊髓神经损害。手术可有效治疗颈椎结核,研究拟明确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矫正、序列的重建与HRQoL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疗效。从而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到2016年收治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3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O分型: A型2例,B型12例,C型17例,年龄在20-71岁之间,平均年龄49岁。随访6个月至24个月,平均12个月。
目的:探讨对脑脊液漏患者采用延长切口引流时间至5d并对引流管行常压引流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 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科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将入选患者根据拔除引流管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术后 3 d 拔除引流管及更换敷料,试验组将切口引流时间延长至5d并保持常压引流,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通过对四肢原发骨肉瘤患者的综合治疗进行评估。方法:回顾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于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并获得随访243例原发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按照手术方式和是否规范化疗分为:保肢规范化疗组64例、保肢不规范化疗组91例、截肢规范化疗组34例、截肢不规范化疗组54例;单纯按照化疗方式:规范化疗组98例和非规范化疗组145例。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的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进行后踝固定治疗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别采用打入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后踝(螺钉组)和选择钢板螺钉固定后踝(钢板组)。
目的:研究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在股骨侧及胫骨侧附着点的面积和位置,为以后使用羊膝关节进行前交叉韧带相关的实验奠定解剖学研究基础。方法:50例成年羊膝关节,剔除周围的软组织结构,要保留完整的前后交叉韧带及内外侧半月板,在无负重和前抽屉实验的条件下观察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ACL) 纤维束的松弛—紧张情况,根据纤维束的松弛和紧张情况将羊的前交叉韧带分束。
目的:探讨经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四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共2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四肢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7.5岁.外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4例,车祸伤7例.
[目的 ]:基于解剖学测量研究评估颈椎前路术中发生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并进一步探讨避免颈椎前路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行头颈部联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的成年个体、椎动脉与相应毗邻结构显示清晰完整,且排除存在畸形、图像不清、明显退变等影响测量因素的个体40例,其中男女各20例,平均年龄52.9±10.5岁.测量横断面
目的:探讨神经根封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1-2016.7期间于我院行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共35例.其中19例病人行 卧床休息、药物等保守治疗治疗.16例病人在行同样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在诊断明确后,辅助以责任阶段神经根封闭术.观察神经根封闭在保守治疗中的作用.结果:16例行神经根封闭术的病人术前VAS评分在5-9分,平均6±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