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异齿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来源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o connoriLloyd)隶属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裂腹鱼属(Schizothorax),仅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为我国特有种和当地主要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野生种群资源急剧下降,亟待加强其资源保育。本研究采用12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和2个线粒体序列(细胞色素b和控制区)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异齿裂腹鱼7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异齿裂腹鱼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雅鲁藏布江中游6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下游支流帕隆臧布江群体。中游6个群体与下游波密群体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存在明显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结果为异齿裂腹鱼的资源保育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遗传信息。
其他文献
为了丰富阿拉善干旱荒漠地区城市绿化树种,于2004年春季,从河南鄢陵引种3年生(胸径3.5cm)丝棉木(Euonymus bungeanus Maxim.)实生苗,通过7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抗寒性、抗旱性、生长表现等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其物候期与当地气候相吻合,相适应,抗寒、抗旱性强,可以在阿拉善地区城市绿化中推广应用.
通过沙棘硬枝扦插试验,找出沙棘硬枝扦插最适合的枝条就是冬贮2-3年萌生枝条,为沙棘种植园提供已知性别雌雄苗木.用于抽检根系的营养杯要埋的至少和床面相平,不要外露过高,以便利于浇水管理。在大棚中育苗,要注意温度和温度的控制,要及时打开塑料棚。在扦插的枝条的侧枝时,不要将侧枝全剪下,留1cm左右为好,这样利于生根。
在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和人们对自身生活空间的不断需求下,森林生态旅游也在不断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时尚和未来林业发展的主流.因此,文章通过对当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与分析,指出了当前林区在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一步提出了可采取的对策等.要对林区各森林旅游景区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可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不同民俗和不同文化
本文阐述了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成果转化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科技的注入是确保林改长期有效健康持续发展,是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兴林富民"目标的法宝.如何借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广科技成果,使科技与林业生产有机结合,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林改的意识,提高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把科技服务林改与成果转化工作落到实处
本文从环境因子变化、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生长及鳜鱼(Siniperca chuatsi)收益方面初步探讨了河蟹主养池塘混养鳜鱼的可行性问题.实验设计鳜鱼的混养密度为150尾/亩,通过为期6个月的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单养组和混养组的营养盐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但混养池塘的总磷含量要低于单养池塘,透明度和溶氧要高于单养池塘.单养组水体的NH4-N、COD、CH1 a
Paraqianlabeo,new genus,is described from the Chishui-He and Wu-Jiang river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South China.This new genus is distinguished from all other labeonine genera
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 Li,1966 was revalidated and redescribed in this study.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all congeners by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no spots on operculum;gill
2013年8~9月在中国福建省东山湾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时,采集到26尾鰕虎鱼类(体长41-54mm),经研究,认为是一新属新种,命名为副短鰕虎属Parabrachygobius gen.nov和中华副短鰕虎Parbrachygobius sinensis sp.nov.新属在体粗壮和体色类型,背鳍和臀鳍鳍条均分支,头部无感觉管和感觉孔等特征近似于东南亚和南亚分布的短鰕虎属Brachygobius B
会议
鮡科鱼类是分布在亚洲的一大类鲇形目鱼类,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及其附近的水系。鮡科鱼类在中国分布有13个属,包括纹胸鮡属(Glyptothorax)、黑鮡属(Gagata)、魾属(Bagarius)和褶鮡属(Pseudecheneis)以及鰋鮡鱼类中的8属:原鮡属(Glytosternum)、凿齿鮡属Glaridoglanis)、鰋属(Exostoma)、异齿鰋属(Oreoglanis)、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是后生动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其功能是在低氧条件下通过与靶基因的低氧反应元件结合,进而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目前,HIF基因家族已经在很多生物中得到研究,其中哺乳动物的研究最为广泛,但是在裂腹鱼中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获得不同进化等级裂腹鱼类加倍的hif-α基因(hif-1αA,hif-1αB,hif-2αA和h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