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拉曼光谱评估LIPUS对兔骨腱连接点损伤愈合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利用共聚焦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观察兔髌骨-髌腱连接点(PPT)复合体损伤后愈合过程的结构变化;2.观察不同治疗起始时间使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治疗对PPT复合体损伤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LIPUS治疗组和LIPUS对照组.根据LIPUS起始治疗时间不同又分为:术后3天LIPUS治疗组(LIPUS 1组);术后1周LIPUS治疗组(LIPUS 2组);术后2周LIPUS治疗组(LIPUS 3组).分别于兔髌骨部分切除术后1、2、4、8、16周麻醉处死动物并收集兔髌骨-髌腱复合体.
其他文献
目的 盘内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较低的手术费用、确切的疗效、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成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治疗手段。术后患者通过坚持卧床休息、床上排便、腰背肌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能有效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但在临床许多患者对本疾病的的认识仅限于生理方面,未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关系,护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未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改变不利于疾病
目的:探讨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结合硫酸钙填充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术疗效。方法:2011~2014年收治29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法:患者平卧位,患肢外展于手术侧台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由术者及助手对抗牵引3~5分钟后,根据移位情况行手法复位(术者需有较丰富的手法复位经验)。
Purpose: Good reduction and appropriate fixation are critical for long bone fracture,however,neither of which has beenaddressed satisfactorily.Robotic and navigation techniques can help improve the re
目的 探讨脊柱黑色素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3日收治的1例腰5神经根中间级别黑色素细胞瘤患者的资料。女,34岁。因"腰痛伴右下肢疼痛半个月"就诊。自诉半个月前月经来潮后出现腰部酸胀不适,伴右大腿后侧及右小腿前外侧放射痛。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目的 评估经皮椎间孔镜下YESS技术与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2014年1月—2015 年5月,共采用JOIMAX椎间孔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5例,其中采用YESS穿刺技术41例,TESSYS穿刺技术54例,采用手术时间、出血量、JOA评分、VAS疼痛视觉评分和腰椎ODI指数进行疗效对比评定。
骨肉瘤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骨肿瘤,尽管骨肉瘤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近80%患者能保留病肢,且5年生存率由20%左右提高到近80%,但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死于骨肉瘤的转移和复发。治疗上采用术前、后辅助化疗,假体植入,自身骨移植等方法使保肢术成为可能,介入、免疫、基因治疗的应用将为骨肉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目的:随着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的广泛普,对其术后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个体间存在广泛差异,标准化手术越来越不受到欢迎,相反,个体化重建技术得到广泛的认可及开展。方法:个体化重建前交叉韧带包括移植物的选择个体化,胫骨隧道与胫骨平台走形方向的个体化,股骨解剖止点的个体化,单双束重建选择的个体化。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treating large tibial bone defectswith screws and cement during primary severe varus knee arthroplasty.Method: TKAs were performed o
会议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微型带袢钛板固定治疗后膝关节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共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共14例,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32~71岁,平均45岁,受伤时间4天-16天,术前X 线,CT,CT重建和MRI证实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伴移位。
目的 因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加之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因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机会就多,为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从根本上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的最终目标就是病人安全。护理安全成为衡量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质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