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定量服务的标准化模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永康市“五个百”文化惠民工程为例

来源 :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进入全面提升的新阶段,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将转移到服务效能的提高上来.服务效能的评价具有定性和定量的综合性特征,通过用数据、数值细化指标的定量评价模式是克服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模糊性”特点的有效方法.本文以永康市“五个百”文化惠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为例,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要统筹规划、供需对接,以定量服务的标准化模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标的经验启示.
其他文献
高陵区公共文化服务“110”是以区委、区政府、高陵区公共文化服务“110”创建领导小组为领导,以《高陵区关于创建公共文化服务“110”的指导性文件》为指导,以《高陵区公共文化服务“110”实施细则》为标准,以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中心,统筹使用高陵区公共文化资源,充分调动各文化部门、职能部门的服务积极性,突出服务,注重实效,全心全意地为基层群众文化服务。
文化馆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应该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实现决策、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建议:建立文化馆事业单位集群,实行总分馆制,推进政事分开;设立三权分立的理事会制度,协调管办关系,做好顶层设计;加快配套制度综合改革,激发内部活力,提升服务水平。
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创作生产和提供更多更好的群众喜爱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人民的需求、时代的呼唤,也是文化馆(站)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大多数文化馆(站)受传统的体制机制影响,仍然忽视群众文化需求这个重要因素,没有把握好以需定供的原则,普遍采用“自上而下”的填鸭式供给模式,严重制约文化馆(站)功能的发挥。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缩小供需“剪刀差”,迫切需要文化馆(站)重构运行机
以群文活动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是当前形势下,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可探讨途径之一,全民艺术普及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社会化资源的加入,需要更广泛人民群众的参与,需要企业和个人提升社会责任感。同时,全民艺术普及也是时代赋予人们的责任,需要群文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方不辱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先祖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关键在活态传承。今后,区镇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力、人力的投入,加强领导、增强意识,落实规划、落实责任,努力做到自觉而不是盲目地、良性而不是功利地、持久而不是忽冷忽热地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真正得到健康发展。努力提高保护和管理水平,为文化“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助力,开创基层非遗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文章介绍了“互联网+文化馆建设”的客观必然性,探讨了“互联网+文化馆建设”的现实可行性,建议:统一整合,实现省级文化资源共享;“群众购买”,量身打造群众需要的文化服务。
文化馆绩效评估既是文化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估文化馆的相关工作,需要科学、严谨地设计相应的评估方案.本文通过分析、梳理当前针对文化馆展开的几种评估类型及其指标构成,试探讨其中涉及的指标权重及量化依据,以供评估双方参考,并最终达到推动文化馆建设与发展的目的.
随着微信公众号功能的日益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已经可以实现“掌上学习”和“掌上互动”.依托于用户基础6亿多的微信公众号,每日可推送一次图音并貌的深度介绍文章,将全国各地用户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在全国的传播和切磋.本文对微信公众平台非物质文化内容塑造进行分析,从而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的普及给予建设性的建议,使得互联网时代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通过公众号这一自媒体平台,在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十余年的保护历程,在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传承保护途径.微信作为一种新型自媒体,以其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传播功能,迅速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重要手段.基于微信的非遗微信课堂应运而生.本文在锦州市开展的非遗微信课堂基础上,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对非遗微信课堂开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充分结合公益培训、微沙龙、五进等方式,打造线上线下非遗传承双平台,
全面提升人的文化艺术素养,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宁波市基础义务教育段、职业中学(高中)校园为研究对象,对宁波市艺术普及进学校、进课堂的实现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艺术普及进学校进课堂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