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改善微量泵静脉泵入方法提高美罗培南利用率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w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改善临床现有微量泵静脉泵入美罗培南的方法,达到提高美罗培南药液利用率的目的。方法:以一条医嘱为例,生理盐水20ml+注射用美罗培南1g,q8h 静脉泵入,泵速20ml/h 为例。
其他文献
在普外科的常规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临床上抢救危重患者、大量补液的必要通道,广泛用于输液、输血、药物治疗、肠道外营养、中心静脉压检测等治疗。尤其针对于血管纤细、硬化脆弱但仍将无法避免长期输液的患者。
会议
目的:探讨规范化静脉治疗安全管理实施的效果。方法:2014年本院成立静脉治疗安全管理小组,通过培训、考核、专项质量督查,规范静脉治疗操作,积极推广PICC技术并进行技术准入管理,定期分析静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会议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有利于病人的临床输液和紧急抢救。由于其套管质地柔软,对血管损伤小,能较长时间在静脉中保持通畅,便于随时用药,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有利于保护血管和应急抢救等,但若留置时间过长,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造成感染等。
会议
目的:随着当前静脉输液技术的迅速发展,合理选择静脉输液穿刺工具,不但可以减少肿瘤病人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保护病人的血管及保证病人疗程的完成,而且可有效保护护理人员的安全,减轻劳动强度。
会议
目的:探讨分析PICC置管时导管异常折返及导致置管后静脉炎的原因,提出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对患者置管时异常情况及静脉炎的发生进行分析、总结处置要点。结果:经过调整患者置管成功,静脉炎经积极对症处理后治愈,按计划完成治疗。
会议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12月我院胃肠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5月胃肠甲状腺乳腺外科的化疗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于2013年1月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作用.结果: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12.5%,药物渗漏率为4.2%,
会议
目的:探讨改良利多卡因局麻法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96例在我院准备化疗需行PICC导管置入的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例采用利多卡因在穿刺进针前先行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
会议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时静脉留置针型号的选择对预防麻醉后低血压的影响。方法:480例椎管内麻醉患者选择18-20G 留置针给予静脉输液配合麻醉及手术,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规范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会议
目的:探讨穿刺成功后预测置管长度的方法对提高无瓣膜PICC导管尖端一次到位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在我科行无瓣膜双腔耐高压PICC置管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穿刺前测量置管长度,试验组采用穿刺成功顺利放入导丝后测量置管长度。
会议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 循环方法,选择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31日在我科行全身静脉化疗而未PICC置管的患者为对照组(活动前),并统计同时期PICC置管率为现况值。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