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淤滩模式及淤筑技术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198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黄河下游通过挖河疏浚主槽、引洪放淤辅以人工加沙等措施,淤筑堤河、串沟、村台、坑塘洼地及中水排洪河槽两侧或控导工程背水侧滩面,形成相对窄深河槽,从而提高河道行洪能力,降低漫滩洪水顺堤行洪对堤防的威胁,保障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淤筑滩地,改善滩区生态环境,通常采用引洪淤滩、机械淤滩和引洪放淤与机械放淤结合技术.在东坝头一陶城铺河段,近期可淤筑泥沙量6.75亿m3,远期达32.37亿m3,为处理利用黄河泥沙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黄河的治理关键在于泥沙的处理,本文结合黄河下游放淤固堤、淤填堤河、挖河疏浚等治沙减淤工程实践,就研究解决各项关键技术问题和治理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本文在已有文献成果基础上,通过水文资料分析、现场调查等方法,对官厅水库流域泥沙分布及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表明:1980~2000年间官厅水库流域来沙量达12.09亿t,其中水库
本文利用实测资料,从黄河下游河道沙量平衡法冲淤量、监测断面的冲淤变化、河道排洪能力变化等方面,对2005年调水调沙对下游河道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
国家机械委五二研究所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暨中国兵工学会基层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7年5月20日隆重召开。包头市委、市科委等单位的领导同志以及一些兄弟单位科协和内蒙古机械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水库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间题,即泥沙淤积。本文提出了清除和防止水库泥沙淤积的方法和较为具体的技术措施,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论证.
本文通过建立适用于灌区渠道的输沙计算数学模型,以黄河下游大型引黄灌区位山灌区为例,对渠道采取的减淤工程措施和运行措施进行了计算分析,包括清水冲刷的可行性研究、支渠
会议
调水调沙是实现治黄手段转折的标志,目的就是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黄河现行河道,实现河床不抬高.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将"控制水"转变为"管理水",利用调水调沙
会议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SF)预防大鼠实验性肠粘连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空白对照组(BC组)、透明质酸钠(HA)组、低剂量SF组(LSF组)和高剂量
根据黄河下游河道输送粗细泥沙的能力,及黄河下游河道各粒径组泥沙的河道淤积比和各粒径组泥沙入海排沙比,结合小北下流连伯滩放淤试验工程实测资料,对小北干流放淤淤粗排细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