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皮趾诊断及治疗的进展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足踝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介绍草皮趾的解剖、受伤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引起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重视.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草皮趾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草皮趾根据损伤的程度分级可分为3度,Ⅰ度损伤是指第1跖趾关节囊韧带复合体结构的牵拉或轻度撕裂,一般可以忍受疼痛.Ⅱ度损伤是第1跖趾关节足底关节囊韧带复合体的部分断裂,大概需要2周才能恢复.Ⅲ度损伤是第1跖趾关节足底关节囊韧带复合体的完全断裂,需要10~16周恢复,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结论 尽管对草皮趾损伤的引起了重视,但是对草皮趾损伤的解剖、受伤机制、诊断及治疗仍然存在误区,特别是国内发生率较低,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往往容易漏诊和误诊.
其他文献
虫类药历来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性多攻伐,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发挥不同作用,但临证应用时也有诸多需要注意之处,本文着重介绍郁仁存教授应用虫类药物辨证论治治疗肿瘤经验,郁仁存教授认为虫类药物为血肉有情之品,大多有益气活血之功,郁老在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毒的过程中重视虫类药的功用,他认为本草所言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等各种中药自有其在不同肿瘤、肿瘤不同并发症及肿瘤不同分期治疗中的应用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人们对于肺癌的发病机制进行了不断的探讨。研究发现肺癌患者不仅存在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而且雌激素有促进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作用。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在雌激素促进肺癌发生和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近年来雌激素在肺癌中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本文首先就其甘温除热的理论源流进行回顾阐述,甘温除热法最早孕育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反治何谓?…热因热用",说明发热性疾患可以用温热药物治疗,至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使用小建中汤甘温之剂除热法的先河。金代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针对内伤热证提出"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的"甘温除热"理论,并创立了补中益气汤。金元以后历代医家在漫长的
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组织内数量较少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一群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复发等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发现许多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对肿瘤干细胞有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归纳了近年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天然药物及其潜在机制,为肿瘤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细胞自噬(cell autophagy)是细胞在饥饿、能量缺乏等代谢压力下的一种生理现象。细胞通过自噬降解蛋白质和细胞器,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和核酸等营养物质。细胞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解、清除功能紊乱的细胞器。(2)能够诱导非凋亡性细胞死亡。(3)能够诱导细胞凋亡。(4)抑制炎性反应。近年来对自噬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机制研
背景 第2跖骨头骨软骨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跖骨头关节软骨和髓软骨内骨化障碍.对中晚期患者,大部分学者主张早期手术干预.而目前采用的手术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利弊.目的 观察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跖骨头骨软骨病的疗效.方法 2007年5月至2011年3月,利用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晚期跖骨头骨软骨病患者19例36足,男7例(14足),女12例(22足);年
目的 探讨扁平足合并跟骰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采取跟骨内移截骨及跟骰关节融合、取髂骨植骨术,治疗扁平足合并跟骰关节炎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19~55岁,平均25.32岁.术前均摄足正侧位(负重位)及跟骨轴位X线片及跟骨CT,测量第1跖距角7°~34°,平均23.13°.均有跟腱挛缩、跟骨外移外翻、前足旋前(负重位外观),有跟骰关节及踝关节疼痛.结
背景 第1跖趾关节炎常合并(足母)外翻畸形,其治疗方式可分为跖趾关节成形术和关节融合,但关节融合术存在融合不良和趾间关节退变并发症。传统第1跖趾关节置换采取硅胶假体,假体磨损问题严重。我科采取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结合第1跖趾关节半关节置换治疗第1跖趾关节炎合并(足母)外翻,效果良好。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科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结合第1跖趾关节金属半关节置换
会议
目的 评价swanson双柄硅胶人工铰链式假体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跖趾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使用Swanson双柄硅胶人工铰链式假体实施跖趾关节置换术13例,第1跖趾关节4例,第2跖趾关节4例,第3跖趾关节3例,4、5跖趾关节各1例,男3例,女7例,均为严重的跖趾关节骨关节炎。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46个月,平均31个月。按AOFAS前足功能评分,7例患者获得满意的效果,随着术后时间延长,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不同类型(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 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手术治疗(足母)外翻68例110足.根据(足母)外翻畸形程度不同分为3组.A组(中度)36例48足,男2例,女34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岁.(足母)外翻角(HVA)25°~35°,平均30°,第1、2跖骨夹角(IMA)12°~16°,平均14°.手术方法采用Mc-Bride+第1跖骨头颈部楔形截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