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u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探讨两者在IPF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无锡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为IPF的患者22例为IPF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的1 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技术检测MIF、TGF-β1在两组肺组织中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结节病与不典型结核病高危因素及症状的鉴别诊断模型.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结节病患者117例,不典型结核病患者181例.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报道选择对两种疾病具有鉴别意义的危险因素及症状进行以下分析:1.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变量的权重分数,建立评分模型.
会议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IP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在口服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NAC,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明显改善.
会议
目的 研究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来收治PAP患者的临床及肺部影像学特征,分析误诊误治原因.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多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咳嗽,可伴发热.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胸部高分辨CT (HRCT)主要征象:双肺弥漫性斑片磨玻璃影6例,呈地图样发布5例,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呈"铺路石征"3例,见支气管充
会议
目的 观察间质流膏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BB)与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96雄性Wistar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间质流膏加地塞米松组、间质流膏组、地塞米松组5组,观察肺组织内PDGF-BB与α-SMA表达的改变.结果 间质流膏组PDGF-BB及α-SM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
会议
目的 增强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临床特征的认识及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科7例诊断的DPB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入院诊断均非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但均有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喘的症状,肺部听诊可及干湿罗音或干鸣,HRCT符合典型DPB改变,合并副鼻窦炎.
会议
目的 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点和以及治疗,评价肺部CT及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病理在诊断COP中的价值.加强医务工作者对COP的认识,避免延误患者病情.方法 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13例CO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纳、总结患者肺部CT表现、TBLB病理特点,分析两者在诊断中的作用.
会议
目的 复制四氧化二氮(N2O4)吸入中毒致肺损伤动物模型,检测TGF-β1、KL-6、SP-A和SP-D的变化,研究二氧化氮吸入中毒小鼠与肺纤维化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动物为ICR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中毒组,将动物置于120L染毒柜制作N2O4吸入中毒致肺损伤动物模型,于4d、7d采用眼球摘除法取血,分离血清-70℃保存,ELISA法测定TGF-β1、KL-6、SP-A和SP-D含量.
会议
目的 探讨虫草菌粉(CS)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肺纤维化组及虫草组,每组20只,再分成两亚组,每亚组10只,通过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并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予CS灌胃干预,分别于14和28天取大鼠肺组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及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分别定量肺内胶原蛋白、Ⅰ型胶原和G R-α mRNA的表达.
会议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TGF-β1诱导的EMT过程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RLE-6TN);细胞分6组,①空白组;②TGF-β1组;③TGF-β1联合青蒿琥酯各浓度剂量组(1、2、4、8ug/ml)组,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细胞形态;收集细胞,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mad3、Smad7、ACTA2、Vim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
会议
目的 分析结节病多系统的典型临床特点,避免产生误诊.方法 通过对本科1例结节病资料的回顾分析,结合文献探讨其常见临床表现.结果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误诊率高,纵隔内肿大淋巴结最常见的区域是右下气管旁区,易累及神经及皮肤系统.结论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变,,而临床医生又缺乏对本病的足够认识,这些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