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综述

来源 :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11日至12日,由国家图书馆、广东省文化厅指导,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和市社科联主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广州大典研究中心承办的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在广州图书馆内举行,来自国内相关机构的古籍文献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共约230人参加会议.11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咏虹主持,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傅华,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就《广州大典》编纂作主旨报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作专题发言.研讨会为期一天半.11日下午是两个研讨会分论坛,共有20多位专家学者上台发言.12日上午是4场专题报告和分论坛小结,最后由陈建华主任作本次研讨会总结讲话并宣布会议闭幕.
其他文献
今遂溪县,古称越地,始皇平百越,始置岭南三郡,属象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尉佗南越国,于岭南分置南海、苍梧、合浦、郁林、珠崖、儋耳、交趾、九真、日南九郡,遂溪县地属合浦郡徐闻县.东吴黄武五年(226),孙权以南海、苍梧、郁林三郡立广州,以交趾、日南、九真、合浦四郡为交州.晋平吴后,交州统七郡五十三县,徐闻县为交州所统合浦郡所属五县之一.南朝宋泰始间,西江都护陈伯绍启立越州,元徽二年(474
吴川,古名吴江,因地纳三川之水(鉴江、袂花江、梅江),故名.吴川地处三江汇合入海处,包含今湛江市坡头区、麻斜、特呈岛、南三岛、硇洲岛和调顺岛等地.吴川之地,唐虞属南交,禹贡属荆扬南裔,殷商、西周属南越,周末属百粤.秦征岭南,设桂林、象、南海三郡,吴川之地属象郡,秦末汉初属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定南越国置九郡,吴川之地属合浦郡高凉县;建安二十五年(220),立高兴郡,随属高兴郡.三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南越,置桂林、南海、象郡,化州与茂名、吴川、石城同属象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珠崖、儋耳、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化州属合浦郡,而合浦郡又开徐闻、高凉、合浦、临允、朱庐五县,化州属高凉县.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吴分汉高凉县,立高凉郡,又立高兴郡,化州属高兴郡.晋太康元年(280),设高凉、高兴郡,仍吴制.晋太康中,撤高兴郡并入高凉郡
乾隆二十二年(1757)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南京条约》签订,清朝通过粤海关管理“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外贸体制和商会组织,无论学术界还是社会民众皆已习惯称之为“十三行”,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十三行”之名最早起始于何时?为何冠以“十三行”之名?又是学术界“一个没有解决的历史疑案”.
谭莹(1800-1871),字兆仁,号玉生,又号豫庵,别署席帽山人、小金山渔父.广东南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先后官化州训导,升琼州府学、肇庆府学教授加内阁中书衔.著有《乐志堂文集》十八卷、《乐志堂文续集》二卷、《乐志堂诗集》十二卷、《乐志堂文略》四卷、《乐志堂诗略》二卷.此外有《豫庵笔谈》《校书札记》未刊稿.
清末十年,广东的文献资料散佚比较严重,档案、报纸或日记手稿都相对较少,这也导致了清末广东地方史研究相对空白.笔者发现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广东日报》目前尚未被学界完全利用,其办刊时间始于1904年,止于1906年,虽有残缺,但目前仍存留5000多页,是目前所知的清末以报道广东新闻为中心的报纸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份.《广东日报》为研究清末广东的学堂建设、官场生态、经济民生以及社会变迁提供了丰富的第
广义的丛书指“总聚众书为一书”,凡汇刻各类书籍于一编,或集一人各类著作为一集的,都叫丛书,也叫丛刊、全书、遗集、合集等等.清代是广东丛书辑刊的鼎盛时期,就数量、质量、品位而言,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进入民国,广东丛书辑刊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但仍以新的内容、形式继续发展,可谓余波回澜.
地方文献记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是记述地方情况或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这些文献是智库研究人员研究地方事宜的第一手资料.近十年来,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地方文献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依据,以计量分析软件CiteSapce和SATI、NetDraw为工具,分别从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知识图谱展示.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往往浓缩在其所在地域的文献典籍中,而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广州文献典籍,正是广州寻找历史渊源、厘清发展脉络、更好地走向未来的“根”和“魂”.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就陈列着一部洋洋大观的《广州大典》.不久前,由国家图书馆、广东省文化厅指导,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和市社科联联合主办的“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此次研讨会选址广州,《广州大典》是关键原因,现场2
广东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三大蚕桑产区之一,其历史产量曾位居全国前列.民国时期,广东蚕桑事业呈现出由盛而衰的状态.具体而言,1911年至1929年是粤省蚕桑事业的兴盛时期,在此期间,粤省各地区桑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丝出口量较多也较为稳定,虽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并未引起较大影响,整体上看,粤省丝业经济十分活跃.1930年至1937年是粤省蚕桑事业的衰退时期,此时,粤地蚕桑事业在生产和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