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高铝飞灰的电收尘特性

来源 :第十届全国电除尘/第二届脱硫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U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电除尘器净化燃煤电厂锅炉烟气,不仅经常遇到高比电阻粉尘,而且还会遇到对电场烟气流速特别敏感的粉尘.通过对某电厂两台220t/h锅炉配用电除尘器的改造和试验研究,和在其后对某厂两台1004t/h锅炉配用电除尘器的工业实践,以及将这类电除尘器的运行状况同其它工况条件下电除尘器的运行状况进行比较,测取了电除尘器收集AL2O3氧化物含量超过45%(尤其是在对飞灰的物相分析中出现纯AL2O3成份)的飞灰时,烟气流速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关系;分析了电除尘器进、出口等速灰样及各电场收集灰样的理、化特性和物相结构,找出了差异和影响.通过比较还证实,飞灰中Si、AL、Fe、三元素含量之总和超过93%以上时,电除尘器不仅需要更大的比集尘面积,而且它的运行状况还随着三元素中Si、AL所占比率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反映.AL元素含量很高的飞灰,不一定会引发电除尘器运行出现明显的反电晕,但是它却对电场烟速特别敏感,很容易产生二次扬尘.而三元素含量中,以Si元素为主要成分的飞灰,则往往要求电除尘器在克服反电晕方面认真采取措施.此外飞灰中Fe元素的化合物究竟是以Fe2O3形态还是以Fe3O4形态存在,以及飞灰中这两种化合物所占比率的差异,也会对电除尘器的运行带来不同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有污泥回流的活性污泥和化学混凝处理系统的组合,采用空气完成搅拌及絮凝反应,是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指出了污水处理程度,既要考虑到保护长江水质环境,同时也应当充分利用长江具有较强的自净能力这一有利条件,合理的利用环境容量.有鉴于此,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设计中主要以去除悬浮和胶体状污染物及磷为主,污水的处理程度要求介于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之间的特色。
本文论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但其选择性都比较差.特别是在众多的关于"壳聚糖"的报道中,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Co2+的吸附性能远小于对Cu2+和Ni2+及其他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因而对Co2+吸附性能的提高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实验中接枝后的硫脲乙酸壳聚糖对Co2+具有优良的选择吸附性能。
本文根据有关用棉花改性制备离子交换纤维的文献,和离子交换树脂相比,有较大的交换吸附容量3-8.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有一个低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其在水或水溶液中,随着温度在LCST附近的交替变化会出现亲水/疏水的变化.当环境温度低于LCST时,PNIPAAm水凝胶因亲水而溶胀;而当温度上升至LCST以上,PNIPAAm水凝胶因疏水而消溶胀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自动连续监测CH、CO、TOC日变化及垂直分布的系统,利用该系统监测中2002年冬季CH、CO、TOC垂直分布的日变化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距地面高度增加,受湍流扩散的影响,CH、CO、TOC浓度降低.冬季CH浓度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周期变化,CO日变化呈双峰形分布,造成CH、CO这种日变化模态的原因是源汇强度变化和边界层稳定程度相互作用的结果;TOC日变化没有明显的特征,其日变
本文根据对厦门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在多年运行过程中运用过的多种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处理方法——如何利用电脑技术对空气自动监测中采样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查询统计和报表生成,使其更加的自动化、更加方便、快捷.
本文对福州市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进行了介绍,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统计预报模式.结果表明运用统计模式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是可行的.
利用1951-2000年中国470个台站沙尘天气和地面气象资料,计算了沙尘天气空间分布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沙尘天气与降水量、相对湿度、植被覆盖率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蒸发量为正相关,与温度和风速基本不相关.
应用数值预报与统计预报相结合的集成预报技术方法,建立起广西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形成流畅的集资料传输交换、预报模式计算、预报制作与发布于一体的气象和环保系统预报会商的综合业务工作平台,可在广西气象台同时对南宁、桂林和北海的城市空气质量做出预报.两年多的业务应用表明,所建立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性能稳定、技术成熟、自动化程度和预报准确率高.
对广东和浙江沿海两个100米气象铁塔上10、25、50、75、100m五层各1年逐时温度、风速梯度资料研究表明:根据理查森数Ri与莫宁-奥布霍夫长度L的关系,经适当修正可得到沿海近地层稳定度分类莫宁-奥布霍夫长度L分类标准.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1981-2000年TSP、SO和NOx的平均浓度资料,1998-2000年周报和日报环境监测资料以及相应的地面、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等的统计分析,研究了该市空气污染的时间变化特点以及沙尘天气等各种气象条件对其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颗粒污染物(TSP和PM)是西安市的首要污染物,其次是SO.1981-2000年期间,TSP、SO年平均浓度总体上是呈波动式减小的趋势,这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