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通调津液刍议

来源 :山东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555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津液的输布与代谢、小柴胡汤的组方机制、小柴胡汤通调津液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四个方面对小柴胡汤通调津液展开论述.冀以为临床上治疗津液病提供辨证思路和可供直接利用的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水针刀法配合三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病因笔者采用水针刀+骨康宁松解液针对膝关节周围组织的粘连变性进行松解,改善其血液循环,配合三氧解除关节腔及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结果:27例患者临床治愈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功能基本恢复,能从事正常工作,其余患者功能有所改善,疼痛明显减轻,但不能从事过度体力劳动,久站或走路时间过长,均能引起疼痛加剧,休息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100%临
笔者自1996年-2004年运用全国著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足胻消肿汤”治疗特发性水肿70例,结果治愈6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临床治疗特发性水肿用常法乏效者,运用足胻消肿汤加减治疗,效果殊属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随着国家城镇化步伐加快,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起居的不规律,颈椎病已经发展为困扰人们身心健康的顽症.给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较大损害,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人根据名老中医焦树德焦老的临床心得,采用葛根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近年来,在阎小萍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指导下,我们总结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以脾肾不足、湿热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较为常见,约占发病儿童70%以上,应用健脾补肾、清热祛湿的方药(清痹汤)治疗,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中对74例JAS(湿热痹阻证)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单盲方法的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清痹汤组)和对照组30例(柳氮磺胺嘧啶组)。疗程26周。研究结果清痹汤组(治疗组)总有
尪痹一名,最早由焦树德教授提出,古称“骨痹”、“顽痹”、“历节病”等.1995年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和疗效标准》将其确定为标准中医病,相当于西医的类风湿关节炎.本文指出由于尪痹独有的临床特点,因而其发病与治疗均有别于其它类型痹证,除要重视肾亏这一本质因素外,尤其还要重视痰癖胶结既是初期的动因,更是其后期的最终结果。认识这一点对深人研究尪痹的病理实质,提高临床疗效有着
阐述血浊理论创立的背景,该理论的产生是当今疾病谱改变的必然,并探讨血浊的概念和病因病机,血浊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关系,提出了以血浊理论为指导早期干预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显提高本病的疗效,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
三合汤、四合汤系著名老中医焦树德老师治疗胃痛经验用方.“痛在心口窝,三合共四合”.在临床中,笔者将其方应用于各种胃痛,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胆结石所致胃脘部疼痛,甚至心功能不全引起胃肠淤血导致的胃脘部疼痛,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通过了解济南市多个社区60~80岁老年人的认知情况,观察认知状况与血管因素的关系,对目前的研究情况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为中医药防治痴呆提供辩证依据.
谷氨酸的兴奋毒性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AD两大病理特点为细胞外有b淀粉样蛋白构成的淀粉样斑块和细胞内tau蛋白的聚集。在AD的脑组织中同样也发现了谷氨酸系统的异常。提示谷氨酸转运体的建设参与了AD的发病。
本文详细介绍了经颅多普勒超声用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的检查、诊断以及脑卒中检测的临床效果。近几年,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辅助溶栓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