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构铁素体合金中界面及其氦捕获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2015年首届研究堆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anti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尺度Y-Ti 氧化物相的析出,对纳米结构铁素体合金(NFAs)的优异力学性能起着重要贡献,特别是能有效提高对中子辐照引发的嬗变氦的耐受能力,但这一作用机理依然有待阐明。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主要研究纳米氧化物相(Y2Ti2O7)界面的结构和相关性质,以及对NFAs 中氦捕获行为的影响作用。根据实验所观察到的"立方对立方"位向关系,通过构建多种可能的界面结构,以及相应能量学计算,确定了各界面结构稳定性与环境温度和内部氧分压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全界面相图。根据相图推断,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NFAs 中Fe/Y2Ti2O7 界面均为富Y-Ti 结构。进一步开展的晶界计算发现,相比于晶界而言,NFAs 中的空位和氦原子更容易偏聚到富Y-Ti 的氧化物界面。结合之前对体相Y2Ti2O7 的研究结果,本文初步揭示了纳米氧化物相对NFAs 中氦捕获行为的影响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会议
金属的抗辐照行为是当前核能结构材料研究的重点之一,如何提高其抗辐照能力以及如何评估你抗辐照能力是最关键的问题。在重点项目支持下,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引入了新的方法和材料结构,开展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特别是,针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和辐照损伤之间的物理规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会议
钒合金具有良好的低活化性、能够与液态锂兼容,以及高温强度、抗中子辐照等性能,是作为核聚变堆增殖包层的比较理想的候选结构材料。但是,与铁基合金的研究相比,对于钒合金辐照损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于钒合金中由于辐照形成的位错环的分析数据,还比较缺乏。同时,研究辐照产生的位错环的性质,可以帮助理解材料辐照肿胀的长大机制,因为这种机制与位错环吸收点缺陷时呈现的偏压有很大关系。
会议
碳化锆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高温、耐烧蚀、中子吸收截面小等优异性能,在航天防热材料、第四代核燃料载体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烧结困难、韧性低、可靠性差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应用.本文以改善ZrC 陶瓷的烧结性和力学性能为目标,通过添加难熔金属、硼化物、碳化物和碳纤维等增强相,采用不同方法制备ZrC 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强化相对ZrC 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添加W、Nb 和TiC 均有利于ZrC
Rising global energy demand and its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especiall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have led to renewed interest in nuclear energy.The increased use of nuclear power poses challenges
会议
文章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阐述目前较成体系研发的燃料包壳材料(重点针对压水堆),如锆合金、不锈钢(316L,15-15Ti,D9)、铁素体/马氏体钢(T91,HT9)、镍基合金、氧化物弥散强化ODS 钢(铁素体/马氏体ODS 钢,奥氏体ODS 钢)等的辐照效应、主要失效行为、辐照失效机理以及延缓/预防失效的主要措施等内容。后一部分主要阐述日本福岛事故后,新型抗事故(Accident-Tolerat
长期以来三维原子探针分析技术在研究能源核材料有着及其重要的应用。特别是在研究使用环境下的降解机理和揭示组织演变规律方面,原子探针技术可以准确地探测到早期的材料组织的细微变化。为掌握合金元素和杂质在空间分布,及其对组织性能演变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原子探针分析设备和技术在近十年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尤其表现在观察区域的几何尺寸和数据采集速度方面的巨大的提高。这些明显地改善了原子探针数据的统计学方面
The application of ab initio MD(AIMD)methods to simulations of radiation-damage events in several ceramics will be presented.The effects of charge transfer on ion-solid interaction in SiC have been ex
会议
压力容器(Reactor Pressure Vessel,RPV)是反应堆中不可更换的关键部件,在服役过程中经中子辐照将导致脆化,是影响核电站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基于计算机模拟研究RPV 钢辐照脆化机理对于预测RPV 辐照性能以及延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Monte Carlo、速率方程建立了RPV 钢辐照损伤多尺度模拟方法,研究了富Cu 团簇析出、位错环演化以及P
关键部件材料的服役性能是先进核能系统工程化发展的"瓶颈"" 问题之一。因此世界上核能发达国家均在不遗余力的开发新型高性能核材料以满足先进核能系统发展的需要。辐照损伤作为核能系统关键材料的主要失效机制,辐照性能也是新材料在核能领域应用的最主要的评估指标之一。因此,如何对新材料的辐照性能进行考验以确保其服役能力满足先进核能系统的要求是核材料专家与学者们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原子能院在反应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