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ROS-自噬通路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AngⅡ对VEC自噬的影响,并初步探讨AngⅡ诱导VEC自噬的可能机制.方法:以EA. hy926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结果:EA细胞经AngⅡ刺激后细胞内ROS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LC3-Ⅱ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自噬体形成明显增加;3-MA或NAC可显著抑制EA细胞中AngⅡ诱导的LC3-Ⅱ蛋白表达与自噬体形成。结论:研究发现AngⅡ能够增强VEC中ROS的产生,而且AngⅡ促进自噬的作用可被抗氧化剂所抑制。因此,血管紧张素Ⅱ可能通过增加VEC中ROS的生成而促进自噬发生。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评价急性左主干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患者在无外科保护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共完成11例急性左主干完全闭塞所致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治疗,均为男性,年龄45~78(62.6±10.7)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6例)和死亡组(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并对
目的:探讨Tbx2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关联.方法:214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和382 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采用全血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技术提取外周静脉血白细胞DNA,选择Tbx20基因的标签SNP1(rs17675131)、SNP2(rs4720169)、SNP3(rs2532170),应用TaqMan SNP基因分型的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分析Tbx2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
目的:研究急性应激山羊心律失常发生以及心肌beta 肾上腺素能受体(beta-AR)密度、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和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变化,探讨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的细胞信号传入过程.方法:雄性山羊15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倍他乐克干预组(各5只)采用声光复合刺激建立急性应激模型 24小时holter 记录心律失常,留取心房心室全层肌组织,应用放射性配基受体结合实验放射免疫分析
目的:探索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对猪心肌梗死模型心功能与心肌重构影响的研究。方法:动物模型使用广西巴马小香猪心肌梗死模型,采用5F消融导管,温控消融模式,随机分为消融组及心肌梗死对照组,每组共8头小香猪,评价比较消融6个月后两组动物心脏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各组外周静脉去甲肾上腺素、肾素、醛固酮、肾上腺素水平.结果:6个月复查心超,消融组与对照组的EF 56.2±2.6%
目的:探讨GPR30的激动剂G-1是否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生内膜的形成.方法:细胞计数、WST-1和Brdu掺入法用于检测G-1是否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扫描验证G-1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微管的影响。结果: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GPR30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均有表达。实验发现,G-1抑制了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G-1抑制了细胞数量增长和Brdu的掺入。G-
目的:证实HP经由HIF-1通路活化BMSCs中的糖原合成,从而维持BMSCs在缺氧/缺血环境中的存活,进而提升其治疗潜能。方法:BMSCs分离自GFP转基因小鼠,经HP(1% O2处理24小时)后,检测细胞内糖原含量并染色。细胞经糖原合酶1 siRNA或对照siRNA处理后:(1)置于低氧无糖培养基中进行饥饿,检测其抗凋亡能力;(2)注入小鼠缺血肌肉中,利用小动物活体细胞示踪以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目的:对β-AR的非选择性激动剂(Isoproterenol,ISO)异丙基肾上腺素引起的早起心脏炎症反应进行多时间点的分析。方法:雄性C57小鼠给予皮下注射ISO 5mg/kg/day,分别在给药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1天、3天、7天和14天进行心脏取材,留取乳头肌水平的心肌组织在4%多聚甲醛中固定,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余心脏组织匀浆后进行细胞因子芯片分析,芯片结果分别行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