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基多级孔碳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h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单质硫具有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以及理论比容量高等优点,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最具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高能量锂二次电池体系之一[1]。然而受限于硫的本征电子传输惰性,以及锂硫电池特有的“飞梭效应”,其实际能量密度远低于理论值,循环寿命也受到严重制约[2]。
其他文献
  锂硫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一直是二次电池研发的重要方向,采用S@pPAN 复合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其理论比容量高达1672 mAh g-1,同其他电池体系相比,锂硫电池具有比容量
  锂空气电池由于具有超高理论能量密度、材料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电解质是锂空气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直接影响电池性能。但目前电解质在电池充放电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阳极催化剂在膜电极(MEA)中达不到常规电化学测试性能的现象,通过深入研究催化剂粒子表界面微观环境特性,理解MEA表界面微观环境中催化剂粒子对
  氧气的还原和析出反应在金属-空气电池等能源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反应过程缓慢,电化学催化剂常用于提高这些反应的催化性能和效率。相对于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如铂
会议
  由于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1]。越来越多的钠离子电池材料被开发,具有NASICON结构的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具有稳定的结构以及较
  由于钠和镁资源丰富和价格低廉,室温钠基或镁基电池是未来最具希望的储能体系之一,然而钠离子更大的尺寸和镁离子更大的极性,使大多数可嵌锂的晶体结构并不适用于钠离子或镁
会议
  随着纯电动汽车等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技术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循环寿命[1-3]。因此,本文基于一种新颖的水热高温混合技术,原位合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比能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经逐渐应用于电动车领域,但是该领域的发展迫使电池不断提高能量密度,这就需要发展高比容量的电极材料。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