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险指标的地震预测意义探索

来源 :2012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气象台每日18时通过网络发布从本日20时至下一日20时的全国森林火险气象预报图。按照极高、高、较高3个等级标志出森林火险的位置和火险等级。图1至图10是最近搜集到的2012年10张全国森林火险气象预报图。森林火险的预测依据是气象学的热点分布。从大气环流上是很难理解火险位里的稳定度的。如果考虑除了气象学意义的热点外,还有地热参与其内,可判断极高火险位置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铁路工程基桩已普遍使用了无损检测方法。本文分析了基桩无损检测近20万根的实测资料,提出了关于“基桩砼强度等级与基桩砼速度关系”、“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桩无损检测的有效检测桩长”、“仪器设备一致性对比试验与测量精度”、“砼基桩无损检测中多解性”、“基桩质量无损检测最终质量评价指标”等五个问题的商榷,与测桩同行深入讨论和研究,充实基桩无损检测的科学内涵,促进基桩无损检测健康发展。
低应变法基桩检测由于测试系统和地质条件等的不同,不能精确地检测桩的缺陷位置。只能对桩身缺陷程度作定性判定,相应地需采用取芯、声波透射等其它方法准确确定。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缺陷位置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相应措施以提高精度,并介绍了检测实例。
利用地面波可连续、精确的获取探地雷达探测介质的介电常数,为精确定位探测目标体空间分布提供保证。本文利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模拟地面波,并分析、研究地面波的传播特性,为更好的利用地面波提供依据。为减小数值模拟色散、提高模拟精度,利用高阶时间域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
文章简述地质雷达基本原理,并在雷达信号识别脱空的基础上,详细说明地质雷达在某广场公路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本文引进了混凝土后锚固技术中的植筋法,即试验桩周围的CFG桩中植入钢筋,以此作为锚桩提供反力,克服了传统的静载试验反力方法(如锚桩横梁法、堆重法、锚桩一堆重联合法、地锚法等)均不同程度存在随机性差、反力效率及性价比低等方面的不足。并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阐明了反力法的不足之处,指出了后植筋锚桩法反力装置的特点及展望。
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盾构对地层的扰动,在隧道拱顶会出现空洞或不密实带,因此,实时查明盾构施工引起的空洞或不密实带,对指导下工程病害的治理,确保城市公共安全是非常重要。这里以成都地铁2号线为例,通过试验和实例分析和评价了在成都砂卵石地层条件,探地雷达100MHz和400MHz天线对地铁隧道扫描探测空洞和不密实带进行探测的效果,确定了该方法的可行和具限条件。
本文介绍了结构损伤的定义,并通过小波变换方法提取模拟响应信号的模态频率,以达到对结构进行损伤识别的目的。模拟结果显示,基于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将信号变换到时间一频率空间域上,较以往仅在时间或频率域识别方法更能准确地识别结构的模态频率。
根据“磁暴月相二倍法”首先于2009年12月31日向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提交“2010年天灾预测年度报告简表”中的第六个预测意见(注:第一、二、三、四个预测意见请见通报...)是:201O年11月7日±7天或±14天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内(特别要注意我国台湾省及邻近海域);欧亚地震带内(特别要注意我国西部及西南地区)和我国大华北地区(特别要注意小华北)可能发生一次7.5级以上的大地震,同
2009年初我们得到国家973项目(2008CB425704)的资助,开始研究强震的中期(月季)预报,当年7月即总结出了孕震过程的3步曲,完成一篇论文。10月在我国西北地区出现了“热早异常”,据热旱面积估算,此地震应为7.1级,在11月发布了第一次地震中期预报。至2011年10月的两年间,对我国大陆共发布了4次中期预报,预报意见均向973项目办公室上报,2010年的预报3要素与实况的对照已有总结[
王涌泉积40a的研究,在所创建的日地水文学理论和大洪水长期预测方法多次应用成功的基础上,对于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做出了成功的定性和定量预报[1]。他特别提出太阳黑子极小期中的旱洪灾害链。汤懋苍等人提出的坏天时代与中国低温和严重干旱有很好的对应性。  本文通过历史资料的反复核对,证实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大于11年时期、潮汐极大期、低温、特大干旱有明显的对应关系。2007年以来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