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表面掺杂浓度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在常规生产设备条件下,通过工艺匹配优化,将电池转换效率提高0.3个百分点。具体方案是:用浅结扩散的方法在p型硅基衬底材料表面进行低浓度的磷掺杂;改良正表面电极图案,增加光生载流子收集;为匹配高方阻,调整公司自制银浆配比,采用高温快速烧结工艺,获得良好的欧姆接触。
其他文献
目前GT铸锭炉使用的是878mm×878mm×420mm坩埚和450 kg的铸锭工艺。在装料的重量上由于坩埚尺寸原因而受到限制,同时由于铸锭工艺的原因导致生产出来的晶锭晶粒偏小,进而影响多晶硅片的转换效率。本文论述了通过采用定制的加高坩埚和全新的铸锭工艺来生产480 kg晶锭,不仅增加了硅料的投炉重量,而且增大了晶锭中晶粒的尺寸,提高了多晶硅片的转换效率。通过对480 kg与450 kg铸锭工艺生
本文主要回顾了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世界上的产业化现状,并对我国发展聚光光伏系统产业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为了提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智能协调控制器,它具有太阳能和风能最大功率点跟踪、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和并网等功能,控制核心采用TMS320F2812。文中利用Matlab分别建立了系统各部分的仿真模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多种系统结构比较,本文介绍了一种比较合理的小功率单相户用型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系统,并简要阐述了其工作原理。
针对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问题,提出采用滑模控制技术设计控制器,使得光伏发电功率最大。首先介绍滑模控制技术,给出控制器设计方法。然后以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给出滑模MPPT控制器。最后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光伏MPPT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在太阳辐射强度、工作温度阶跃扰动下,系统的动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光佚阵列MP盯控制器具有良好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能,滑模MPPT控制是一种
针对直流汇流箱的技术要求,本文提出了为直流汇流箱增加智能监控仪表,精确测量每一组太阳能电池方阵串列输出的电流。针对光伏汇流箱户外安装与被检电流较大等固有特点,本文设计搭建了基于单片机及数模转换电路为主的通用电路模型,并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通讯、显示等更多的功能。
近年来全球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的上升幅度,与光伏发电系统在各国政府受重视程度相互促进,导致出现光伏发电技术热。光伏发电技术的转换效率决定于转换系统的工作点,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能够使工作点处于最优位置,改善转换效率。本文指出了MPPT控制的难点,并通过对MPPT技术的比较,阐释了目前各个方法的优缺点,为MPPT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思路;同时简述不同规模下光伏逆变器所使用的技术,
由于在建筑用光伏组件和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技术方面缺少标准和规范,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研究与标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我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现状和建筑设计要求和建筑材料及构件性能测试标准,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发展光伏组件和系统的技术要求指标体系,为我国光伏建筑一体化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本文简明扼要的阐述了实施标准化对光伏企业发展的作用。简要分析了目前光伏行业标准的发展概况,简述了我国光伏行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对光伏行业标准化工作提出初步设想。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且其使用造成温室气体效应。发展低碳经济开发绿色能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介绍了化学冶金法工艺原理,浅谈了化学冶金发的发展史和取得的突破,阐述了新技术特点及其与目前流行的多晶硅生产技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