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翼首草的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识别及其含量测定

来源 :首届“太极杯”全国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08eb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快速鉴别翼首草化学成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PDA)同时测定翼首草中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 方法:UPLC-Q-TOF-MS法采用Acquity UPLCR BEH C18(2.1mm×50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1,柱温35℃;UPLC-PDA法采用Acquity UPLCR BEH C18(2.1mm×100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0.2%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7nm、325nm,流速0.4mL·min-1,枉温30℃. 结果:UPLC-Q-TOF-MS法推断鉴定了翼首草中的25个化学成分,UPLC-PDA法定量分析翼首草10个化学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均在95.33%~104.52%,RSD为1.88%~3.48%. 结论:通过UPLC-Q-TOF-MS联用技术,为鉴定翼首草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分析方法;建立的UPLC-PDA同时测定翼首草中10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为综合评价翼首草的质量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为渣驯品种整理、正本清源及质量标准研究打下了基础;方法:本文对渣驯来源进行国内外文献考证,采用民族药用植物学调查方法对渣驯进行产地调研、关键人物访谈、实物收集和考据;结果:渣驯来源国内主要为"矿源说"、"粪源说"、"猴子月经血说",国外有"生物化石说"、"植物分泌物说"等;采访产地村民、采集者、藏医、药材商、国外学者共计18人,收集渣驯及代用品45批;结论:鉴定认为正品为古籍所载"铁"
目的:比较不同退化草地中独一味叶绿素含量差异.方法:采集不同退化草地中独一味叶片,甲醇-丙酮试剂提取叶绿索,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在470nm、645nm、663nm波长下测定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吸光度并比较各组之间差异性.结果:叶绿素A在灌丛样地、极度退化样地、轻度退化样地中平均含量分别为8.33、7.61、5.95mg·L-1;叶绿素B平均含量分别为3.68、3.26、2.78
目的:整理四川地区具有食用习惯的药用植物,为区域药用植物的综合利用打下基础.方法:文献整理与野外调查相结合,按拉丁名顺序对四川省具有食用习惯的药用植物进行编目和分析.结果:整理出114种常见可食用的药用植物名录,其中菊科植物占16种,豆科植物7种,百合科8种,十字花科植物4种,其中地上部分食用的为75种,根食用的为17种,花(花序)食用的为24种,果实或种子食用的为15种,传统认为其有毒性的为7种
报道了四川重楼属植物2新分布变种,分别是宽瓣球药隔重楼(Paris faresii var.latipetala H.Li et V.G.Soukup)和红果五指莲(Paris axialis H.Livar.rubra H.H.Zhou,K.Y.Wu et R.Tao).其中红果五指莲为贵州特有类群,且为孤点分布.四川新分布的发现对于重楼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迁徙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查询标本馆及对青藏高原地区实地采样调查,收集大花红景天分布点经纬度信息,综合气候、土壤、高程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Maxcnt模型和ArcGIS对大花红景天进行适生性分析,研究其潜在分布区域以及主要生态特征.运用UPLC测定大花红景天中的红景天苷含量,并以其为药材品质评价指标,分析生态因子与药材品质之间的相关性.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生长的潜在分布区域在西藏的东部、四川西部、青
目的:通过整理藏药、中药交叉药材品种,分析藏、中医对药材临床使用异同.方法:以拉丁文字母A-Z顺序筛选具有差异的藏药、中药交叉品种;统计科名,植物名、药用部位、功效以及收录在2015版《中国药典》的品种;结果:共整理出294种中藏交叉使用药材,其中植物药247(84.01%)种,动物药18(6.12%)种,矿物药11(3.74%)种,真菌类10(3.40%)种;交叉品种中来源最多的是蓼科,其次为菊
山沉香为中国蒙族地区的特色药材,蒙医认为具有抑赫依、清热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替代名贵中药沉香,用于心肌缺血、胸闷气短等心肺疾病的治疗.前期研究显示,木脂素和萜类是其主要成分.课题组目前已从山沉香中分离得到了70余个化学成分,包括13个代表性的木脂素和10个倍半萜及萜类杂合物.倍半萜是山沉香的特征性成分,其他丁香属植物中没有相关成分的报道,因此倍半萜类可以视为羽叶丁香区别于其他种的成分分类指标.本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独一味中胡麻属苷、山桅苷甲酯、绿原酸、咖啡酸、8-0-乙酰山栀苷甲酯、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和麦角甾苷等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inetex2.6μm XB-C18色谱柱,以乙腈(B)-0.1%磷酸溶液(A)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0min,6%~14.5%B;10~18.5min,14.5%~17%B;18.5~23min,17%~18%B),流速1.0mL·min-1,
目的:以云南省不同地区云南重楼及多茅品系为材料,建立UPLC-ELSD法同时测定7种甾体皂苷含量和高黎贡山地区样品UPLC指纹图谱方法,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UPLC-ELSD法,ACQUITY UPLC BEH C18(2.1mm×50mm,1.7μm)色谱柱,流速0.2mL·min-1,漂移管温度55℃,氮气压力40psi,增益500,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样品在23min内能完全
目的:研究七十味珍珠丸的化学成分、急性毒性和治疗脑缺血的量效关系.方法:HPLC定性分析七十味珍珠丸化学成分;开展大鼠的急性毒性实验;评价9个剂量治疗MCAO模型大鼠的量效关系.结果:定性了七十味珍珠丸中沉香四醇、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鹰嘴豆茅素A和胡椒碱5个成分.七十味珍珠丸对大鼠没有明显的急性毒性,最大给药剂量为10g/kg;其6个剂量(133.36、66.68、33.34、1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