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岁儿童自发特质联结与转移的发展特点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委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自发特质推理的研究发现,人们不仅自发地从行为者的行为中推理出特质并将之与行为者建立联结-自发特质联结,而且当信息提供者描述他人特质隐含信息时也会倾向于被知觉成拥有该特质-自发特质转移。有研究者指出,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存在不同的加工机制,前者是归因机制,后者是简单联结机制,自发特质联结的人-特质联结强度高于自发特质转移。目前,尚未有研究系统比较自发特质联结与转移的年龄特点。本研究采用错误再认范式,考察了8-13 岁儿童自发特质联结与转移的发展情况。结果发现:(1)对于自发特质联结,8 岁儿童已经能够进行自发特质联结,8-10 岁儿童自发特质联结的程度逐渐增强,10,11,12 岁联结程度较为稳定,其后下降;(2)对于自发特质转移,8 岁儿童尚不能进行自发特质转移,儿童从9 岁起已能较稳定的进行自发特质转移,其发展不存在年龄差异;(3)在各个年龄阶段,自发特质联结的人-特质联结强度均高于自发特质转移。
其他文献
为探讨幼儿的行为问题与母亲的智力观及其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通过对240 名3-4 岁的幼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男孩在攻击性行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孩;(2)幼儿的行为问题,母亲的智力观及其教养方式都受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越低,其孩子在退缩和注意问题上的得分越高,母亲越倾向于智力增长观,在教养方式的喜爱维度上的得分越低,在教养方式的心理控制维度上的得分越高;(3)越倾向于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或状态,是心理健康水平的综合反映。积极社会适应描述了与社会规范相符且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行为,有助于个体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间的和谐统一。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不仅要面临青春期生理发育和成人感带来的诸多身心巨变,还要应对学校转折过程中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及人际关系等的变化,其社会适应状况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以往大量研究关注了中学生在问题行为和消极情绪等方面的不良适应,
Background Atomoxetine is commo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which could increase noradrenalin levels while activate dopamine transporter at a higher dose.It h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是指对未来要做的事件的记忆,意即在将来某个时间或者事件线索出现时,个体要记得执行某种行为。前瞻记忆完成意向后效(completed intention aftereffects)是指前瞻记忆执行完成,不需再继续执行时,原来的前瞻记忆线索的重复出现导致的反应延迟,甚至产生错误反应的现象。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从干扰阶段的任务性质出发,探讨前瞻记忆完成意向
探讨遗传基因多态性与微观家庭环境对人类人格或气质的交互作用成为当前分子遗传学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家庭抚养与遗传基因两方面考察了学前儿童努力控制,旨在考察父母养育行为与DRD2 基因TaqIA 多态性对儿童努力控制的预测作用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从幼儿园选取273 名学前儿童及其父母作为本研究的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测查儿童的努力控制,采集儿童口腔脱落细胞来获取基因多态性,通过DNA 萃取技术
习得年龄(Age of Acquisition,AoA)是指人们第一次以口语形式或书面语形式接触到某个词并理解其意义的年龄(Carroll & White,1973).词汇习得年龄效应主要表现为早期习得的词的比晚期习得的词加工起来更加容易,提取时间更短(张积家,陈穗清,张广岩,戴东红,2012).以往研究往往分别考察口语和书面语习得年龄效应,也有研究发现二者显著相关,但较少说明二者的区别.本研究通
读起始于对文字信息的视觉编码,视觉大细胞通路(visual magnocellular stream,以下简称M 通路)是人类主要的视觉传导通路之一,其主要包括两种特性:高时间分辨性和低空间频率敏感性。已有研究(特别是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表明,M 通路与阅读发展联系紧密。以往相关的研究大多是在拼音文字背景下,由于汉字字形结构复杂,视觉分析在汉字阅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探究M 通路功能与汉字阅
假设的形成与检验是人们发现规则,形成概念,建立假设,获得知识的基础.儿童在完成假设检验任务的过程中由于规则转换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规则转换错误.实验目的是考察儿童在完成假设检验的过程中出现的规则转换错误的类型,以及错误类型与年龄阶段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目标选择任务(TCT),告诉儿童靶物体具有某些特定的属性,然后呈现若干与靶物体共享形状,颜色或图案的测试物体,要求儿童依次找出与靶物体具有相同属
执行功能(execution function)是有助于监督、控制思想和行动的高级的、自我调节的认知加工过程,作为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当前研究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较多的研究集中在“冷”执行功能任务上,而近年来随着对心理理论的日益关注,研究者才对“热” 执行功能的发展产生了兴趣.对早期执行功能预测指标的研究对于揭示执行功能的基本的认知架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发现:早期语言的发展和儿童
特质是一个人稳定的内部心理特点,特质推理是根据他人行为信息推论其人格特质的过程。关于自发特质推理的研究,总体来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考察个体能否自发激活行为句子隐含的特质概念(即自发特质激活),第二个阶段考察个体能否将激活的特质自发地与行为者(信息提供者)建立联结(即自发特质联结)。目前研究已证明了特质激活是社会认知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针对特质推理指向性的研究非常缺乏,导致该领域的研究